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马歇尔计划时期英美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

发布时间:2018-07-10 02:02

  本文选题:马歇尔计划 + 欧洲一体化 ; 参考:《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二战之后,美国作为一个非欧洲国家,在欧洲拥有重大的利益。从全球战略意义考虑,为遏制苏联,追求世界霸权,美国出台援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方向。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美国还积极推动建立各种经济合作机构,并支持欧洲的军事合作,加强了西欧各国的彼此联系。在美国人心中,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组织、经济、政治力量的集合体,被打上了“美国合作主义”的烙印。 在马歇尔计划的背景下,英国作为欧洲大国之一,无论是在整个欧洲国际体系中,还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对欧政策,是战后英国总体外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欧洲一体化的立场和态度则是这一政策的核心。但在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英国作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在一体化政策上同美国背道而驰。从本国利益出发,英国在随后的对欧洲联合的政策上,自始至终总是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与欧洲大陆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一体化政策上,尤其是经济方面同美国针锋相对,甚至流露出明显的憎恶之情。但在军事一体化方面,英国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配合美国在欧洲的军事一体化政策。在美国的领导下,英国扮演起领导军事一体化的积极角色,两国齐心协力地推动欧洲军事一体化的发展。 从上述内容分析,在马歇尔计划实施时期,经济方面,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是一个阻力,美国是一个拉力,一个被称为欧洲一体化“牡蛎中的沙粒”,一个被称为欧洲一体化“火箭的助推剂”。但在军事一体化方面,英国是个拉力,美国则表现为推力,二者为西欧军事一体化共同努力。美国一如既往地支持欧洲一体化,以及英国对军事和经济两方面截然不同的态度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它反映了一国政府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因和基本依据,决定一国如何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方式。而且,马歇尔计划期间,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矛盾和军事上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了两国的特殊关系,用相互依赖理论可做出合理分析。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as a non-European country, had significant interests in Europe. Considering from the global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pursue the world hegemony, the United State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formally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Europe's rejuve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plan,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so actively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economic cooperation agencies and supported military cooperation in Europe, thus strengthening the ties among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For Americans, the Marshall Plan is a collection of organiz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ces that are branded as "American coop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rshall Plan, Britain, as one of the European powers, is a factor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whole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 or in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polic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Britain's overall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war, and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European integration are the core of this policy. But during the Marshall Plan, Britain, as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ally, ran counter to its integration policy. For the sake of its own interests, Britain's subsequent policy towards European union has always been left and right, and it has maintained a dist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European continent. In terms of integration policy, especially in economic terms, it was tit-for-ta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even showing a clear sense of abomination.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 integration, Britain showed great interest and actively cooperat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integration policy in Europ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leading 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the two countries worked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integration in Europe.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in the Marshall Plan implementation period, the United Kingdom is a resistance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is a pull, a European integration called the "sand in the oyster." A rocket booster known as European integration. But in the aspect of military integration, Britain is a pulling forc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thrust, and the two are the common efforts of Western European military integration. There are profound reasons for America's continued support for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for Britain's radically different military and economic attitudes. It reflects that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for a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national foreign policy is the national interest,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motivation and basic basis of the state's foreign behavior, and determines how a country adjusts its foreign behavior. Moreover, during the Marshall Plan, the economic contradiction and military consistency betwee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fully explained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dependence can be used to make a reasonable 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冠群;;谁需要朝鲜战争[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6期

2 论剑;;“80后”作家:网络时代新人类的精神偶像?[J];黄金时代;2006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贻康;;欧洲一体化整合协调经验及其启迪[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杨逢珉;;欧洲治理中贯彻“融合与趋同”的经济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刘国宁;潘志祥;陈江民;曾向红;李耨周;;论欧洲一体化对区域气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启示[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培雷;;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危机与解决机制[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黎熙元;关智生;;从欧洲一体化进程看粤港澳合作的进一步推进[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钟立国;;借鉴欧洲一体化经验,推进内地与香港一体化进程——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为视角[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裘元伦;;欧洲前途并不暗淡[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申晓若;杨一帆;;20世纪40—50年代美英对于国际经济霸权的争夺[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王祥玉;;略论杜鲁门主义[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10 娄亚萍;;对外经济援助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兰;欧洲一体化进程将放慢脚步[N];检察日报;2005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孙敬亭;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改弦更张[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克总理宣布辞职出人意料[N];光明日报;2009年

4 刘路;欧宪:德总统暂不签,葡政府缓公决[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周晶璐;“中东马歇尔计划”仅具象征性[N];东方早报;2011年

6 金名;欧盟一统前景如何[N];中国商报;2009年

7 记者 刘江;欧盟“总统”出炉,一体化再迈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法]巴黎政治学院 乐拉尔 王震 朱雯霞 整理 上海社科院欧亚所 孙敬亭;欧洲公投宪法:法国人左右着欧洲一体化进程[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崎岖的欧洲超级民族之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丁刚;静观欧盟又“扩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梅;欧盟区域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博;欧盟对外人权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龙静;欧洲一体化中的工作时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静;博弈与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翟金秀;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彭心倩;欧共体竞争法与欧洲一体化[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年

8 夏春晖;欧洲政治秩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覃玉荣;东盟一体化进程中认同建构与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罗霄;欧盟制宪危机根源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龙;论马歇尔计划时期英美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孔繁凤;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反应与影响(1946-1951)[D];吉林大学;2007年

3 毛建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公共广播系统探析[D];兰州大学;2008年

4 高云;浅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文化认同[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小宁;欧洲理事会与欧洲一体化进程[D];外交学院;2006年

6 刘慧玲;欧洲一体化视野下的欧洲媒体[D];山东大学;2007年

7 马传良;论私人在欧洲法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江洪飞;欧洲军事变革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黄雨果;从欧盟宪法危机看欧洲一体化[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李振;欧洲一体化框架内的法德关系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1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11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