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义”的丧失与战争责任伦理的解体——评马场公彦著《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
本文选题:中日关系 + 责任伦理 ; 参考:《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正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与当时中国舆论预想的"友好的新起点"、"新篇章"、"新阶段"大异其趣,中日关系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频发低幅振荡型周期性恶化,进入新世纪就迎来数年抵制首脑会晤的"靖国冰川期";而2012年的"钓鱼岛危机"不仅使勉强作"偶遇交谈"的"准政治绝交"重演,更刺激出武力威慑姿态,把两国国民感情推向90%相互厌恶的高度对立。至少在目前,历史修正主义和领土民族主义共振已经破坏了中日关系缓和周期复位的信心,陷入建设性沟通无能的"准断交"状态。
[Abstract]: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1972 and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in 1978,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new beginning of friendship", the "new chapter", and the "new stage" envisioned by Chinese public opinion at that tim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first deteriorated periodically from the 1980s to the 1990s with low amplitude oscill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Yasukuni Glacier period", which has boycotted the summit for several years, is ushered in; and the "Diaoyu Island crisis" in 2012 not only repeats the "quasi-political disconnection", which is forced to "meet by chance," but also stimulates a posture of deterrence by force. Push the national feelings of the two countries to a high degree of mutual disgust. For now, at least, historical revisionism and territorial nationalist resonance have undermined confidence in a period of relaxation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plunging into a "quasi disconnection" of constru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competence.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分类号】:D829.313;K153;D8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灿;从曹氏墓字砖看古代中日关系[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2 陶文钊;第三届近百年中日关系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02期
3 ;从文化和传播层面探讨中日关系——“中日文化交流暨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J];电视研究;2000年09期
4 殷燕军;日本新安全战略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2000年05期
5 张兴堂;中日关系的走向与东北亚局势[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李伯军;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台关系的演变与中日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赵月峰;论新世纪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J];东疆学刊;2001年04期
8 方X;琉球、钓鱼岛与中日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1期
9 王玉贵;60年代前期中日关系研究[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10 时殷弘,吴学文,白竞凡,冯昭奎,章伯锋,苏智良,林治波,杨奎松,步平,笠原十九司,张连红,徐勇,高桥哲哉;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齐福霖;;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3 冯昭奎;;中日关系的历史拷问[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4 米庆余;;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5 任常毅;;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8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徐启新;;我学会与日中关系学会交流合作的新起点——记两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10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熙德;观察中日关系的3个视点[N];北京日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站在大局高度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N];经济日报;2005年
3 李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推动中日关系向着平等互利方向发展[N];经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伟;何以融化中日关系坚冰?[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张建新、刘丹、郑天虹;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举行报告会[N];人民日报;2005年
6 侯大伟、余靖静、李江涛、刘洋;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在川浙京等地举行报告会[N];人民日报;2005年
7 经济日报评论员;站在大局高度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评论员;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指针[N];人民日报;2005年
9 樊勇明;中日关系坚冰之下蕴藏希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邱震海;中日关系:战略性改善还是实质性改善?[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侯德贤;冷战后亚太地区中日关系与美国因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田林珠;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走向及中国对日外交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6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凡夫;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敏;试论冷战后中日关系演进中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适;浅析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芳;发展中日关系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龚健;日本民族特性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包志荣;从文化因素论二战后的中日关系[D];暨南大学;2009年
6 陶宇;日本非政府组织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广英;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修志成;建构主义视角下中日关系的困境与解决途径[D];延边大学;2010年
9 董磊磊;运用高中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实践和体会[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鹏飞;论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14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1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