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比较研究
[Abstract]:China and Japan generally took the early step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1960-90's, but the development outcomes of the two countries were very different. The reform of Japan was initiated by the Meiji government headed by the emperor. In order to centralize government power, the Meiji government set up a central organization specifically responsible for introducing, transplanting and developing capitalist enterprises. These central institutions are run by "radical reformists". China is handled only by several local governors, including Zeng Guofan, Li Hongzhang, Zuo Zongtang and other governors or governors interested in foreign affairs. During the New deal of Westernization, it failed to set up any special institution to promote capitalist reform, introduce western academic and technological, an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did not have a single organization to design and formulate th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for promoting the New deal of Western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enterprises, there are also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China, the military industry introduced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Westernization New Policy was all government-run, and since then most of the civilian industrial projects have been run by officials and supervisor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been extremely difficult to grow. The Qing government did not put forward any policy to promote private enterprises. Japan has carried out two simultaneous efforts: introducing capitalist enterprises and introducing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s, setting up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encouraging private enterprises. Although both count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modernization, but compared with the re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The Westernization New deal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 are in fact the product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o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 true comparison.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the Meiji government gradually adopted a series of policy measures to transform Japanese society into capitalism, which stimulated the emergence of a free and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Japanese society. It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society to bourgeois constitutional state, thu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industrial policy to liberal capitalism. This transformation marks the formation of a capitalist society in Japan. It can be seen that only by transforming the state system can backward countries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mote capitalist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policies and catch up with the trend of modernization. China did not have such conditions at all in the 19th century. Therefore, we can only sink deeper and deeper in the quagmire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great strides on the road of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山东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56;K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光寿;;陈独秀与日本[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3 王盟;;浅析中国的侠与日本武士复仇文化异同——以“聂政刺韩傀”和“赤穗四十七义士”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黄尊严;;近代初期中、日所受“外压”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5 崔朝东;中日两国近代企业成长的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姜秀峰;;解析甲午战争中日之成败[J];沧桑;2010年02期
7 常卫恒;吴建华;;论近代日中两国官营企业不同归宿的原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向中银;日本的人才引进活动对近代中国外聘人才的影响[J];重庆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9 鲁霞;;德川时期的日本儒学[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雷丽平;中、日、俄3国文化近代转型比较[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科;;佚存东瀛的胡秉枢著作《棉砂糖大利之要论》[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丁日初;;师夷与制夷——清末国家现代化的教训[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3 孙启林;周世厚;;东北亚的教育变革与文化传统论纲——对中国、日本和韩国19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文春美;近代日本农业问题与政党内阁的农业政策:浅析政党政治失败重要原因之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世红;晚清买办与实业家徐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杨孔炽;江户时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
7 宋丙涛;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D];河南大学;2007年
8 岳巍;论1900—1924年中俄关系之特点[D];外交学院;2007年
9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邵雷;大企业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克娟;日本家族企业近代化转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伍红香;西南地区的洋务工矿业(1861-1895)[D];西南大学;2011年
4 朱江婷;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国立大学兴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文涛;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鹏;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沿承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黄建太;从洋务局的流变看晚清中外交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俊芝;20世纪日本对英美法的移植及其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玲玲;湖北枪炮厂的兴建和发展(1888-1927)及其历史作用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江平;原敬内阁的外交政策[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大海;;浅谈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不同结局的成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2期
2 梁大伟;黄定天;;同途殊归之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再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姚晓玫;;探析中日近代化结局殊异之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雷竞;;试论“中体西用”与“洋才和魂”的成败原因[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5 刘义程;;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之路——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中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杨晓梅;王桂荣;徐冰;;从中日对西学的选择看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结局[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贺春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研究[J];南方论刊;2006年11期
8 吴彤;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期间中日吸收西方文化之比较[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9 陈放;;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差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项晓静;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勇;郑建敏;;关于洋务运动评价标准的哲学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唐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4 徐鼎新;;姜铎传略[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5 陈利;周谊;;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失败的原因探析——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夏东元;;洋务运动与江南制造局[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5《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船史分会场纪念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邹进文;;中国预算理论和预算制度的早期现代化研究——清朝末年西方预算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9 李岫;;在人们心中永生——怀念胡滨老师[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10 张晓琳;刘树勇;;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述活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汝祥 李岷 项兵;中国企业的新洋务运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2 欧阳宗书;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N];光明日报;2003年
3 北京学者,评论家 马立诚;洋务运动的是与非[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周清印 范春生 朱峰 本报记者 杜峻晓 李旭红;奶牛“洋务运动”凸显监管软肋[N];市场报;2005年
5 树文;中国足球“洋务运动”兴衰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卫宏;中国体坛的“洋务运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杨利宏;新洋务运动争议 凯雷收购徐工遇阻[N];中国经营报;2006年
8 刘玉峰;晚清洋务运动经济政策评议[N];学习时报;2008年
9 见习记者 徐广蓉;深国投REITs“洋务运动” 上市伪命题与红筹通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薛刚(清华大学历史系);别无选择的“洋务运动”[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3 潘建华;洋务运动时期(1860-1894)企业融资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黄树生;薛福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孙成华;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包羽;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技术[D];东北大学;2006年
8 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青;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菊平;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王艳娟;曾国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李海玲;王先谦评议[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辉;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与西学东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紫涵;论晚清洋务派的科学观[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何永明;洋务运动在巩固中国近代西北边防中的作用[D];新疆大学;2006年
7 宋红霞;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输入及其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杜一宁;天津《时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贾伟川;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军用设备采购的途径[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徐茂慧;近代中日两国聘用外籍专家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45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4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