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德川初期日本对中国交涉政策变动的区域背景

发布时间:2018-07-27 11:37
【摘要】:17世纪初,东亚海域多极化的贸易网络已经成型,明朝在实行朝贡贸易制度的同时亦有加入这个新体系的需求。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日本作为贵金属的输出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和优势地位。同时,贸易对象、交易途径的增多又解决了中国产品的输入问题。这使得德川幕府在经济上不用再过多依赖中国的朝贡贸易体制,并获得了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区域秩序的契机。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7th century, the multipolar trade network of East Asia Sea had been formed, and the Ming Dynasty had the demand to join the new system while implementing tributary trade system. In such a regional context, Japan, as a precious metal exporter, occupies a certain initiative and advantage in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of trade objects and trading channels solves the import problem of Chinese products. This makes the Tokugawa shogunate no longer depend on China's tributary trade system and get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a regional order centered on itself.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313;K248;D8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克生,庞乃明;明人荷兰观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何芳川;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庞卫东;李庆丰;;17~20世纪初暹罗华人社会的形成[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4 王华;;明清初期华侨对促进东南亚文化发展的贡献[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5 黄素芳;;明代东南沿海闽粤人移民泰国的历史考察[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6 陈梧桐;;长城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军;;明代海上贸易的出口商品[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8 王日根;苏惠苹;;明海洋管理制度化进程中的朝廷与地方[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张文德;;从暹罗馆的设立看明朝后期与暹罗的文化交流[J];东南亚纵横;2009年11期

10 石坚平;;明代中后期中菲贸易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2 张文德;;从暹罗馆的设立看明朝后期与暹罗的文化交流[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3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6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9 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运瑞;明朝中后期福建海外移民原因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敏;《杜骗新书》新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盈;福建与西班牙东来者的自我诠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沈波;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D];西北大学;2011年

7 康宁;明中后期下澳通夷问题及其司法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邱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D];暨南大学;2011年

9 范涛;海洋文化与明代涉海小说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佩军;尤建设;;对日本德川时代朱印船贸易发展过程的历史考察[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1期

2 于宁宁;;论日本与东亚封贡体系的关系演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赵德宇;;南蛮文化述要[J];历史教学;1991年12期

4 孟晓旭;;1644年日本越前国人的“鞑靼漂流”与清初中日关系[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1期

5 许晓光;;日本近世城市的兴起及其经济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车霁虹;;安重根与20世纪初叶的东北亚——兼论东北亚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中的战略地位[J];北方文物;2009年03期

7 李欣;赵俊槐;;浅谈隐藏在集团意识下的日本人的现实主义思想[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5期

8 李建钢;;中日闭关锁国政策异同论析[J];理论导刊;2010年03期

9 李德霞;;日本德川幕府与明朝的贸易关系论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04期

10 陈奉林;;近代日中民族危机意识的比较与思索[J];日本学论坛;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玉琴;;日本明治维新辨[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2 刘世明;;论先进文化对日本跨越式发展的影响[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甜;;日本等级制度的变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居之芬;;论日本与纳粹德国在“强制劳动”罪行上的异同点[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建;;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述论[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6 步平;;评《读卖新闻》对日本战争责任的检证[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俞占禧;;自由民权思想在日本近代史上的意义[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8 姜晔;;旅顺监狱与安重根[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9 朴天申;;八至九世纪东亚交易航线考察[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汤重南;;有史为证: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是庞杂的精神糟粕[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念申;日本锁国[N];东方早报;2008年

2 林治波;天理[N];学习时报;2005年

3 蒋耀波;日本人为什么没能找到大庆油田[N];友报;2007年

4 邝海炎 书评人;德川家光的“戾气”化解术[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程岂;日本人姓氏由来与众不同[N];西部时报;2007年

6 卓南生 (作者为新加坡学者,日本京都龙谷大学教授);从日本修宪看中曾根哲学与史观[N];世界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海鹏;战前日本:从这里走向战争(一)[N];南方周末;2005年

8 本报记者 柴子文 采访整理 袁伟时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反思日本的现代化过程[N];南方周末;2005年

9 本报驻日本记者 曹鹏程;让日本人了解真相[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段廷志 作者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博士;透过“神风”特攻队看日本的军国主义[N];中国国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秋菊;日本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张福顺;20世纪初俄国土地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长云;公众的声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市民社会与公共空间[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蕾;在苏联日本战俘问题研究(1945-1956)[D];吉林大学;2013年

6 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7 闫彩琴;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越南华商研究(1640-1802)[D];厦门大学;2007年

8 许金秋;俄国国家机构和官员制度(19世纪-20世纪初)[D];吉林大学;2008年

9 赵俊亚;旅俄华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学新;日本对华南进政策与台湾籍民之研究(1895-1945)[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飞;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对海外消息的搜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曼婷;日本锁国体制的透气窗—出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曾文华;江户时代的日本忠孝思想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08年

4 杨旭彪;德川身份等级制与士农工商[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子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驻朝鲜公使霍勒斯·艾伦评传[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婷;流入日本的百济、高句丽遗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许静;19世纪至20世纪初法国农村人口流动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温彩霞;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加州华人、日本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刘凤华;论德川幕府初期的对外贸易、禁教与锁国[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路伟;日本与近代东北亚国际体系的转型[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7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47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