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20世纪之前的美国历史撰述与国家特性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untry, the American people lacked the cohesion and identity accumulated in the lo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To awaken America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istorians set out to create a useful past, expressing and defining a unique national identity in different forms at different times. Early historians defined the external enemies through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to integrate the American nation into a unified narrative framework, using the values of virtue, heroes, to show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Bancroft was the pioneer of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incorporated the history of the stat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 focusing on the story of freedom and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methods of historic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give new content to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岳;;从乔治·班克罗夫特看美利坚特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钱皓;科学史学与史学研究──美国科学史学的历史地位[J];世界历史;1998年04期
3 胡锦山;20世纪美国史学流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瑞霞;关于赫尔德历史发展的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于沛;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3 郭宇春;简论20世纪西方史学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4 瞿林东;;前提和路径——关于中国史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全松柏;近代历史哲学的思想萌芽——略论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6 颜浩;张嫦艳;;鲁滨逊的“新史学”思想[J];沧桑;2008年04期
7 王河江;杨勇;;追寻历史学的价值——评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沈双一;试析美国西部边疆社会的特点与类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张云飞;;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10 祝宏俊;古代希腊进步史观的产生[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原祖杰;;在工业化的阴影里:19世纪后期美国农民的困境与抗议[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2 付成双;张聚国;陈志坚;丁见民;;北美现代化模式简论[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玉娟;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吴小坤;近代英国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清华大学;2010年
8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晓明;试论希腊化时代之前的古典著作中的蛮族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乔枫;文明史研究概述及教学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璇;年鉴史学派的跨学科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霏;日本战后人民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D];辽宁大学;2011年
5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U,
本文编号:2169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6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