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匈南三国在处置纳吉问题上的博弈
[Abstract]:When the Soviet army launched an attack on Budapest, Yugoslavia invited Naji to the South Hun Embassy in the spirit of South of Jiangsu's brei NII agreement, in order to exert influence on him and reduce the bloodshed. But Innagi openly expressed his hostility to the Soviet Union before entering the southern embassy. By using the means of deception proposed by the Soviet Union,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South and Naji was reached with the south, and Hungary guaranteed its safety to the family and did not pursue its responsibility in the future. Since then, the Soviet Union and Hungary had violated the agreement two times. Attacks on the South were fought against the south, and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eriously worse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ngary and South of Jiangsu.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学报》;
【分类号】:K1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宝庆;;日本关东军对苏联远东“情报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倪稼民;;从苏共自身文化建设问题看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3 张骥;张爱丽;;论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教训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5期
4 周尚文;;列宁为维护苏维埃政权合法性的斗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5 左凤荣;;民族政策与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6 葛君;;缓和的倒退?:1966-1968年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J];德国研究;2011年02期
7 左凤荣;;第比利斯事件的前因后果[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04期
8 郭洁;;纳吉案件之谜——原苏东国家有关解密档案的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9 冯云飞;;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与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立场的转变[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2期
10 徐隆彬;试析马林科夫等人联合发起倒赫行动的原因[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罗燕明;;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与莫斯科会议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戴茂林;;关于“高饶事件”几个问题的再探讨[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海智;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卓;冷战两大阵营对抗的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猛;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金坤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旭黎;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粮食政策与苏俄农村社会的联系与互动(1917-192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陈爱茹;苏联二十年代的党内斗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10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改革与建设[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谭天宇;卫国战争前苏联远东海军建设及其意义[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张雪;苏联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实践(1954-195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隋玲玲;论1956-1961年的第二次苏南论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微;20世纪40-50年代两次苏南冲突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时晓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和婷;苏联集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1947-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瑞居;安东尼斯库时期罗马尼亚的外交抉择(1940-1944)[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月;葛罗米柯外交思想与实践初探[D];外交学院;2011年
10 杨莉萍;十月革命后的孟什维克(1917.10-1924)[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1948年苏南冲突的原因考析[J];天中学刊;1989年02期
2 周万;贺艳青;;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J];冷战国际史研究;2010年01期
3 郝承敦;;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J];东欧;1995年03期
4 胡耀邦;;胡耀邦总书记祝贺南斯拉夫国庆四十周年致德拉戈斯拉夫·马尔科维奇主席的电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25期
5 赵紫阳;;赵紫阳总理祝贺南斯拉夫国庆四十周年致米尔卡·普拉宁茨主席的电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25期
6 汪尧生;;关于南斯拉夫国家的建立[J];历史教学;1992年04期
7 张中林;;1941—1945年苏南关系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8 金东吉;廉仁镐;;太平洋战争时期在渝韩国独立运动团体与苏联[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4期
9 李锐;;关于匈牙利事件的档案文献[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6年01期
10 沈志华;;“铁托道路”是怎么形成的?——一九四八年苏南冲突始末[J];百年潮;199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汪嘉波;解救温赖特将军[N];光明日报;2005年
2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宋文富;“历史应真实展现在教科书中”[N];光明日报;2005年
3 田剑威;被苏联嘉奖的克格勃叛徒[N];国防时报;2010年
4 赵璐 河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前苏联在东西方缓和问题上的动机分析[N];团结报;2011年
5 ;二战史研究在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加梅;美国对东欧政策研究(1955—1968)[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贺青;自由欧洲电台与匈牙利事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陆强;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埃及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4 陈伟;1945-1948年苏联的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魏宁;苏联外交与“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73-1975)[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王改苹;美国对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内外政策变化的评估及反应(1953-1956)[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毛远臻;苏联与欧洲集体安全(1933-1935)[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彩芳;论1956年匈牙利的“中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琳;试论苏南冲突对东方阵营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淇锋;斯大林外交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8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6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