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1980s, Gorbachev's "new thinking", with "openness" and "democratization" as the core cont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guiding thought of the Soviet Party and state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ocial reform.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religious issues have become a hot and persistent issue in Soviet society. "religious upsurge" and religious sectarian conflicts, which are held together by ethnic contradictions, are constantly disturbing the society of the Soviet Union.
【作者单位】: 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D751.2;K512.5;B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雪;;苏联解体最后两天[J];金秋;2007年04期
2 刘书林;;正确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J];中华魂;2007年10期
3 白雪;;亲历苏联解体[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年05期
4 蔡舰;;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原因简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5 李燕;刘新民;;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及其后果[J];理论界;2010年10期
6 邢广程;;戈尔巴乔夫的思想嬗变[J];俄罗斯学刊;2011年03期
7 宋以敏;;苏联是这样终结的——《莫斯科的冬与春》一书介绍[J];世界知识;1994年11期
8 列昂·阿伦;赵铁铸;;关于苏联解体:你以为知道的一切都是错误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9 于夫;;苏联解体从1985年开始[J];报刊荟萃;2006年10期
10 侯肖林;;苏联解体时,老百姓为何无动于衷[J];粮食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非;;苏联解体与媒体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栾文莲;;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评析苏联解体[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慎明;;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4 秦龙;;论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建新;;关于苏联解体的再思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张树华;;裂变、失败与崩溃——苏联政治改革与民主化的教训[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7 陈凤翔;;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看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8 张传鹤;;前苏联和俄罗斯民主社会主义者们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苏联解体十七年祭[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曜;;苏联剧变和解体缘自内部——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年后的思考[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恩远;;苏联“大清洗”问题争辩的症结及其意义[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长斌;值得研究的一本书[N];学习时报;2007年
2 于福坚;大国之殇:苏联解体背后的民族主义因素(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张树华;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苏联解体原因剖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巴州二中 丁炜;浅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6 陈之骅;我与苏联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德米特里·格奥尔吉耶维奇·诺维科夫 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书记 冯育民 译;苏联崩溃的原因:俄罗斯国内争论的若干结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林跃勤;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合理而有效的社会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肖枫;如何看待苏共变质?(下)[N];学习时报;2011年
10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这里见证了苏联解体[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海;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宗教政策及其影响(1985-199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玉宝;早期苏联核计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雷丽平;斯大林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宗教政策与政教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鹤梅;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卿孟军;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师建军;苏联特殊移民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国洪梅;美国对苏联的政策研究(1933-194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沈莉华;从对抗到承认:1917—1933年的俄美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9 汪金国;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D];兰州大学;2003年
10 钮维敢;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彩娟;苏联的宗教政策及其经验教训[D];新疆大学;2009年
2 田霞;苏联时期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江名;苏联解体原因的国际政治学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钊;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分析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2年
5 陈飞;苏共党内特权阶层对苏联解体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尹慧爽;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侯建颖;论苏联联邦制的变形及苏联的解体[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王连文;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美国对苏联软权力战略探析[D];外交学院;2009年
9 邓文明;戈尔巴乔夫和邓小平外交战略调整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安小婉;中苏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的比较与思考[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2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0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