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
[Abstract]:During the 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 in 1958, the Eisenhower government regarded nuclear weapons as a magic weapon to deter China, engaged in nuclear blackmail against China, repeatedly indicated that it would not hesitate to carry out nuclear strikes against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operational plans. In an attempt to prevent China from recovering the southeast coastal islands. However,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blackmail not only failed to work, but did not have any impact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cisions and actions. On the contrary, it put itself in a dilemma and met with widespread opposition from public opinion at home and abroad. China's flexible and proactive policy led to the eventual bankruptcy of nuclear blackmail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risis showed that the U.S. government's nuclear deterrence-centred "mass retaliation" strategy had come to an en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核武器与美国对外关系研究”(批准号12BSS0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7;K71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军;;1958年炮击金门决策的再探讨[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鸣;孙锋;;论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特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舸;建国前后影响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韩彩霞;;肯尼迪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始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牛大勇;“栓紧缰绳”与“反攻大陆”:肯尼迪与蒋介石的战略之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孙成武;周恩来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4期
6 林胜平;;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对台政策演变[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8期
7 陈传刚;浅析50年代我党对台湾问题的政策[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01期
8 章百家,贾庆国;对抗中的方向盘、缓冲器和测试仪:从中国的角度看中美大使级会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1期
9 卢宁;浅论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背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10 赵学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中美关系[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潘敬国;张颖;;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与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转变[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伟;;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传利;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缔结、运用及终止[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吴佩华;中国红十字外交研究(1949-2009)[D];苏州大学;2011年
6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房功利;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D];外交学院;2005年
10 张丽;中美敌对关系的形成(1949-1953)[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欣欣;中美联络处与两国关系正常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亚通;[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朱崇飞;两次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信息博弈[D];苏州大学;2011年
4 邓霜;美国对中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判断与对策(1964-1965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为利;“放蒋出笼”与亚太新战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丁海椒;中国空军飞行政治工作特色及其新时期的前瞻性思考[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7 吕杰;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台关系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沙进朝;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对台湾问题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9 刘俊平;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韩建刚;论粮食在二战后美国外交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学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中美关系[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玲;华沙会谈与中美对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J];史学月刊;2005年07期
2 赵学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中美关系[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3 韩志强;;“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的苏联和中国[J];学理论;2012年27期
4 戴超武;美国历史学家与50年代台湾海峡危机(下)[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5期
5 张桂华;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的美国对台政策[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戴超武;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关系与亚洲的冷战[J];史学月刊;2002年10期
7 赵学功;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台湾海峡危机[J];南开学报;2005年03期
8 戴超武;美国历史学家与50年代台湾海峡危机(上)[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4期
9 戴超武;美国的政策、英美“特殊关系”与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兼论联盟关系对美国外交决策的作用和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张威;;论苏联在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的决策[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最具潜力和最具实力之间的对话[N];光明日报;2001年
2 媒体人 王晓夏;“钓鱼岛争端”背后的中美冲突[N];经济观察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同森;论中美建交的历史背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11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1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