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试论朝鲜战争起因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
[Abstract]:Stalin tried to stop North Korea from reunifying by force at the end of 1949, but suddenly changed his mind in late January 1950 and fully supported Kim Il-sung 's idea. As far as Stalin's decision motive is concerned, whether the United States will intervene in the war in Korea is a condition, not a goal;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far East is a result, not a motive; and to encourage and promote the Asian revolution. It is also a superficial phenomenon, not a change in Soviet diplomatic strategy. The signing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treaty will lead the Soviet Union to lose the only outlet and unfrozen port to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is undoubtedly a great loss of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the result will lead to the Soviet Union losing its strategic backing in Asia. Stalin agreed to Kim Il Sung's attack on South Korea in an effort to secure (or rebuild) the traditional Soviet strategy in the far East. The armed conflict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whatever its outcome, will guarantee Stalin's strategic objectives in the far Eas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512.5;K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志华;;中苏同盟条约后期谈判的情况及结果——写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0周年之际[J];俄罗斯研究;2010年01期
2 沈志华;;毛泽东与东方情报局:亚洲革命领导权的转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沈志华;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J];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4 沈志华;1948年苏南冲突起因的历史考察——来自俄国及东欧国家解密档案的新证据[J];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5 吕雪峰;;丘吉尔与斯大林划分东南欧势力范围:俄国档案中的百分比协定[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6年02期
6 柯庆生;詹奕嘉;Thomas J.Christensen;;东亚社会主义同盟与美国的遏制战略(1949—1969)[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7年00期
7 赵学功;;美国对苏联首次核试验的反应[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05期
8 沈志华;;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9 沈志华;三八线的由来及其政治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沈志华;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再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J];史学月刊;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任冬冬;;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内涵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练庆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及蕴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兆雪;刘勋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光辉典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新华;;回顾登步岛之战[J];百年潮;2004年03期
2 阎明复;;1957年形势与伏罗希洛夫访华[J];百年潮;2009年02期
3 沈志华;50年代初美国对台政策的酝酿和武装侵占台湾的决策过程[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05期
4 沈志华,,张盛发;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根据俄国档案的新材料)[J];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06期
5 沈志华;1950年中苏条约的签订:愿望和结果[J];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04期
6 杨奎松;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J];俄罗斯研究;2001年03期
7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讨论(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张盛发;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共同抵制美国主导的对日媾和[J];世界历史;2001年02期
9 徐友珍;美英在新中国参与对日媾和问题上的争议[J];世界历史;2004年02期
10 胡哲峰;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J];军事历史;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成坝;;斯大林:故意把中国抛入朝鲜战争?[J];世界知识;2006年23期
2 吕平;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始末[J];国际新闻界;1993年03期
3 左凤荣;;斯大林最后同意打朝鲜战争的原因[J];俄罗斯研究;2010年04期
4 王琛;;苏联为何缺席朝鲜战争爆发后的联合国安理会[J];史学月刊;2008年12期
5 王秀丽;试析俄国的东方战略与朝鲜战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杨名;;对中苏同盟在朝鲜战争爆发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读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J];党史博采(理论);2009年04期
7 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J];史学集刊;2007年05期
8 刘圣任;;斯大林想让朝鲜战争多打几年[J];报刊荟萃;2010年05期
9 刘圣任;;斯大林想让朝鲜战争再打几年[J];领导文萃;2009年04期
10 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东亚冷战格局形成的三部曲及其互动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继民;岳刚礼;;对美国朝鲜战争战略决策的再认识[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2 吴立辉;马君磊;;朝鲜战争对美国军事发展的影响[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施正一;;谈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5 马君磊;董天峰;;对美军朝鲜战争作战思想的一点研究[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6 程珂;;中国学者对建国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道同;郭秋琴;;论中共中央对志愿军入朝参战的战略决策[A];英明的决策,伟大的胜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国良;;从朝鲜战争看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彦亮;王云宪;;朝鲜战争中美国战略判断和决策失误探析[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军;朝鲜战争研究的新起点[N];学习时报;2004年
2 张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朝鲜战争背后的美苏推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田薇;朝鲜战争:为何被美国遗忘[N];法制日报;2003年
4 单泽润;李前宽“打响”《朝鲜战争》[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邓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朝鲜战争:美国冷战战略得以实现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谢士法 赵瑞琦;朝鲜战争与中国[N];河北日报;2000年
7 郭莹;中国将军眼中的朝鲜战争[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8 申春;李庄:我国第一个参加朝鲜战争的记者[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 冒天启;不改行、不改志、不改观点[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何宏江;“历史的风将会去伪存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2 赵绪生;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与外交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岳小颖;从“保障安全”到“提升地位”:对二战后澳大利亚追随美国的政策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林民旺;选择战争:基于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D];外交学院;2008年
5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陈宗权;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D];复旦大学;2008年
7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陈波;李承晚政权与美韩同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双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卫;论中苏同盟的破裂[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丁芹伟;中苏同盟破裂原因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公擎;苏联与朝鲜战争[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维庆;朝鲜战争初期中美冲突决策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郑智巍;朝鲜战争前后国共两党对朝鲜半岛政策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朴美兰;冷战时代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的影响——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七·四声明对东北亚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4年
7 王璇;斯大林军事安全外交战略思想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洪勇;战俘问题与朝鲜停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伟;1945-1948年苏联的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合江;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3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