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及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
[Abstract]:Since the 17th century, in order to dominate the frozen Asian trade with high profits, the Dutch and the British have engaged in fierce competition with the Portuguese and the Spaniards, as well as China,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n merchants, who had taken the lead in East Asian trade. It opened the prelude of East Asia's sea power competition. By the end of the 17 th century, the Netherlands won the East Asian maritime power by virtue of its strong maritime force. East Asian sea power and major trade profits fell into the hands of Europeans, which decisively changed the trend of East Asia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led to the colonization and semi-colonization of East Asia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华人移民协助、趋势和居住国政策” 教育部委托项目“东亚华人软实力”成果
【分类号】:K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鸿亮;;关于16—17世纪中国佛郎机火炮的射程问题[J];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2 葛志毅;中国近代化的民族文化思潮[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3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海外贸易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5年02期
4 刘红;;印尼华侨与土著的融合——以17~18世纪印尼华侨社会为例[J];八桂侨刊;2010年02期
5 谢美华;;清代前期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类型[J];八桂侨刊;2010年03期
6 李继华;魏淑丽;;《李大钊全集》注释本第一卷有关日本问题探究[J];北京党史;2011年06期
7 赵曼婷;;日本锁国时期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舞台——出岛[J];才智;2011年35期
8 牛汝辰,林宗坚;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J];测绘科学;2001年01期
9 牛汝辰;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J];测绘软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疏仁华;略论利玛窦与儒学[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2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3 徐翠红;;明末清初郑氏三代与日本贸易[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志明;;福建海洋文明与多明我会首次入闽[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9 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10 李德霞;;近代早期中国丝绸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3 石圆圆;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D];复旦大学;2011年
4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7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林江;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管恩森;十字架遭遇龙图腾[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叶蕾;谢枋得《文章轨范》综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邱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D];暨南大学;2011年
4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5 茹靓靓;明末清初天主教徒李天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羿云;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瓷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太勇;词汇文化视域下的日本大国外交[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娴;德川幕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刘波;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鑫磊;鼎革之变中朱明政权与耶稣会士的军事政治合作[D];宁波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向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火炮技术比较研究[J];清史研究;1993年03期
2 李映发;明代对佛郎机炮的引进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华;试论中国发展海权的战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师小芹;;试析19世纪后期法国“青年学派”的海权理论[J];军事历史;2010年01期
3 李强华;;基于中国近代海权意识嬗变为视角的孙中山海权观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陆俊元;海权论与俄罗斯海权地理不利性评析[J];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01期
5 卞秀瑜;胡德坤;;从海权强国向海权霸主的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权战略探析[J];江汉论坛;2013年09期
6 林灿铃;;保护,从海权谈起[J];环球人物;2007年15期
7 陆儒德;;中国海权思考:马汉《海权论》的局限与当代海权观[J];国家航海;2013年01期
8 盛清才;;孙中山的海洋思想与实践[J];史学月刊;2012年07期
9 李斌;李鸿章与晚清海权[J];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06期
10 江新国;;海权对俄罗斯兴衰的历史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强华;张继平;;历史与现实:中日海权战略之比较[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2 陈伟;;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孙中山海权观及现实意义研究[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 军事理论研究室主任 时平 记者 王君策 实习记者 高悦 整理;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是近代中国海权最先进的主张[N];中国海洋报;2011年
2 记者 袁于飞;应加强“渔权”来维护海权[N];光明日报;2012年
3 张文木;试论当代中国“海权”问题[N];中国海洋报;2004年
4 倪乐雄;海权与文明的兴衰[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倪乐雄;二十一世纪看海权[N];文汇报;2007年
6 鞠天相;研究海权理论 维护海洋权益[N];人民日报;2009年
7 孟凡明 许晨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海权思想的沿承与中国发展海权的辩证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N];文汇报;2010年
9 陈宇 朱奎;借鉴他国经验,强化海权意识[N];中国国防报;2011年
10 田一枫;争海权要靠“哼哈二将”[N];世界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3 孔志国;现代条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益华;中印海权战略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2 高坤;中日东海海权之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侯苏洁;中日海权争端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张连莲;海权视角下中国海洋法律制度完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陈祥军;冷战后日本海权战略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陈亚东;论和平发展时期中国新型海权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8年
7 寇艳香;海权视角下英国海湾政策及其实施(1798-1853)[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贺培福;历史上的海权之争及其启示[D];外交学院;2014年
9 薛峰;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权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少猛;以马汉海权观构建中国基本海权[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6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3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