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584年“无皇子时期”的拜占廷皇位继承特点
[Abstract]:Between 450 and 584 AD, the Byzantine Empire had a rare period of emperors without sons, which pos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system of succession to the Byzantine throne, which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is led to the succession of Byzantine throne in this period appeared some characteristics worthy of study. Thes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Byzantine Empire politics, relig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Through these changes, Byzantine's imperial succession system was perfected and developed, which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empire for hundreds of year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4—6世纪东地中海世界的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3FSS007)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KZXB1231)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晓佳;;浅析拜占廷帝国早期阶段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2 陈志强;拜占廷皇帝继承制特点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家玲,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6期
2 马锋;;从戴克里先到查士丁尼时代的军事变革[J];古代文明;2012年04期
3 罗春梅;;12世纪末拜占廷贵族势力失控现象论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4 陈志强;;我国拜占庭文化研究的新动向[J];世界历史;2007年06期
5 沈瑞英;;君士坦丁堡沦陷与欧亚军事、政治格局变化[J];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04期
6 任灵兰;;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2012年03期
7 董晓佳;刘榕榕;;反日耳曼人情绪与早期拜占廷帝国政治危机[J];历史研究;2014年02期
8 罗春梅;;论拜占廷帝国科穆宁制度的历史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赵法欣;;普塞洛斯《编年史》的特点及其在中世纪欧洲史学的地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艳红;普罗柯比《战记》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3 张俊芳;14-16世纪拜占廷学者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4 邹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记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武鹏;奠基与转型时代[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陈悦;11世纪拜占廷女皇现象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航;简析拜占庭皇室女学者安娜·科穆宁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焦汉丰;古代晚期的宗教暴力、殉道与政治合法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波;;从元首继承制的特点看罗马帝国政体的转变[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坚;希腊化与拜占廷帝国[J];史林;1995年01期
2 陈志强;;咸阳底张湾隋墓出土拜占廷金币的两个问题[J];考古;1996年06期
3 陈志强;拜占廷皇帝继承制特点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4 肖牛;;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一环——论拜占廷文化对欧洲文化发展的贡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缪良云;拜占廷染织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3期
6 武鹏;拜占廷皇帝朱利安宗教政策的经济社会原因分析[J];历史教学;2005年06期
7 陈志强;咸阳隋独孤罗墓拜占廷金币有关问题[J];中国钱币;1998年04期
8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的研究综述[J];中国钱币;2007年04期
9 夏鼐;;西安土门村唐墓出土的拜占廷式金币[J];考古;1961年08期
10 陈志强;;拜占廷对西欧文化的影响——兼与吴长春同志商榷[J];历史教学;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罗丰;;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金币[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石云涛;;蚕种故事与中西初识——三至六世纪西方文献中的“赛里斯”[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朱益新;;从《古兰经》看伊斯兰教的法制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4 一览;;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汉译本问世[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5 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波斯萨珊银币[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6 徐晓旭;;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强;拜占廷学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00年
2 艾俊川;“王信”东来的拜占廷金币[N];金融时报;2006年
3 秦晖;秦晖:求索于“主义”与“问题”间[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高秋福;教堂还是清真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巴尔干地区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研究》课题组;现代巴尔干半岛分裂原因植根于半岛古代历史[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张诚 蔡晗;意向中国——意大利光雕光耀居庸关长城[N];北京科技报;2006年
7 剑钊;不可摧毁的与不会遗失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安英新;草原的瑰宝 历史的印记[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贾文超;海马葡萄纹镜[N];北京日报;2004年
10 沈大力;泰西古今山海经[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悦;11世纪拜占廷女皇现象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邹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记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张箭;三武一宗灭佛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5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艳红;普罗柯比《战记》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8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洪英;11-13世纪拜占廷皇室妇女地位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
3 汪鑫;拜占庭对俄国文化影响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4 専大伟;拜占廷造型艺术风格的美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代成兵;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的东地中海世界[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艳燕;论教会对基辅罗斯习惯法的改造[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立可;11-14世纪小亚细亚突厥化原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英;“弥赛亚意识”与俄罗斯外交政策[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9 包晓强;伊凡三世与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耿广可;人性的绿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2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6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