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视角及其运用——解读苏联解体与中国改革

发布时间:2018-11-14 12:10
【摘要】:中国改革荟萃了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需建构新的逻辑框架予以统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其历史规律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不断深化,对这一过程可从宏观文化视角予以认识,后者在内容上可分为应然与实然,在形式上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人类发展中形成以人口生产力为主和人口生产关系为主两种文化形态,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分属双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自我扬弃,其价值原则与中华文化互通。苏联改革缺乏坚守社会主义价值的政治谋略和文化定力,导致方向失误而解体。中国改革将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和复兴中华民族的统一,为人类展示新的文化选择。
[Abstract]:China's reform has brought together three kinds of cultural resources, Chinese and Western horses, which need to be controlled by a new logical framework. The primary task of Marxism's epoch is to push forward the deepening of its historical law theory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The process can be recogn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scopic cultur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ought and actual in content. In form can be divided into dynamic and static. In the course of human development, two kinds of cultural forms are formed, namely, population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Russia and Chinese culture belong to both sides. Marxism is the self-subl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ts value principle interacts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Soviet Union's reform lacked the political strategy and cultural determination to adhere to socialist values, leading to misdirection and disintegration. China's reform will display new cultural choices for mankind by realizing socialism and reviving the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学院;
【分类号】:A811;K512.5;D61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杨小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浅议日本明治时期的欧化主义风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7期

2 王晓菊;;近年国内的俄罗斯史研究[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3 张倩红;;自古蕴含现代观念的文化[J];博览群书;2011年08期

4 蓝丽;;中日近代化成败之因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胡孝德;高小平;;同曲异工——16—18世纪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高莉华;张晓刚;;从“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析中日早期现代化之异同[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3 张增香;;从中西文化成因对比看中朝现代化起步的尴尬[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江立华;;浅谈古雅典的民主与法制[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5 朱达秋;;彼得改革的文化意义[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吴文娟;文明在于寻求人性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建华;西方文化对俄国现代文化进程的影响[N];学习时报;2004年

3 左夫子 书评人;中国人为什么要读日本史?[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钧艳;近世中日西学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兵;兰学的传播发展及其对明治维新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冯亚;论修道院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文化中心地位及期成因[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姝;现代化起始阶段的不同对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峰;近代中日西学输入问题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丁艳平;东方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志强;《海国图志》与中朝日近代启蒙思想[D];延边大学;2004年

8 李国梅;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及融合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映红;论影响威尼斯商业兴衰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晓柳;14-15世纪拜占庭知识阶层的活动及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1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31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