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19世纪中期美国的爱尔兰移民

发布时间:2018-11-18 11:49
【摘要】:爱尔兰移民是19世纪中期来到美国的一支人数比较多的移民群体。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爱尔兰大饥荒使更多的人选择了移民。由于行为方式、贫穷和高犯罪率,爱尔兰移民受到歧视。爱尔兰移民多数集中于东北部的城市,从事艰苦、报酬低的工作,给予新到的移民很大的帮助。 爱尔兰移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政治上也是非常成功的,控制了城市的政治机器;促进了美国天主教的改选;在工人运动中奉行改良主义。 论文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 引言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情况。正文分为四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移民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国内因素和美国因素。英国的剥削压迫是移民的根本原因,爱尔兰大饥荒促使更多的爱尔兰人移民美国;美国的引力是爱尔兰人移民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爱尔兰移民的构成,主要分析了爱尔兰移民的数量、旅美的途径和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爱尔兰移民在美国生活的情况,主要介绍了居住、职业等情况。第四部分介绍了爱尔兰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政治、天主教和工人运动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从总体上论述爱尔兰移民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做出的贡献。
[Abstract]:Irish immigrants were a large group of immigrants who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The Irish e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sons. The Irish famine made more people choose to emigrate. Irish immigrants are discriminated against because of their behaviour, poverty and high crime rate. Irish immigrants, mostly concentrated in northeastern cities, work hard and poorly paid to help new arrivals. Irish immigrant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ere also politically successful, controlling the political machinery of the city; promoted the reelection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actised reformism in the workers' movement.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introduce.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reasons of immigration,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domestic factors and American factors. Britain's exploitative oppression was the root cause of immigration, and the Irish famine prompted more Irish to e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gravity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rish immigratio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Irish immigrants, mainly analyzes the number of Irish immigrants, the way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life of Irish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inly about residence, occupation and so on.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impact of Irish immigrants on American society,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economy, politics, Catholicism and labor movement.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contribution of Irish immigrants to 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7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德庄;;叩访乔伊斯故乡(下)[J];红岩;2006年01期

2 吴薇;都柏林的风景[J];风景名胜;2005年05期

3 王振强;;Northern Ireland[J];中学英语园地(高二版);2002年17期

4 林举岱;;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爱尔兰的民族起义[J];历史教学;1962年02期

5 ;抚州市天主教神长教友团结前进[J];中国天主教;1982年04期

6 陈毛弟;李志勇;;张家树主教就龚品梅获假释一事发表谈话[J];中国天主教;1985年13期

7 卢廷璧;;内蒙古乌盟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举行代表会议[J];中国天主教;1986年15期

8 史畅;;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四届代表会议 中国天主教第二届代表会议的京隆重举行[J];中国天主教;1986年17期

9 刘方济;;海梅·辛枢机主教访问北京[J];中国天主教;1987年04期

10 ;简讯四则[J];中国天主教;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健民;;天主教在闽东的传播和发展[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2 徐麟;;环渤海地区的天主教地下势力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魏丹;;当前福安天主教教友的社会生活[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谢铭;;论马赖与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吴伯娅;;值得重视的历史文献——《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评介[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聂向东;;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从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等工程设计谈起[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波;;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戴建兵;崔晓培;罗志斌;;清末民国时期河北省天主教传布的范例——张庄和西湾子[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9 彭小瑜;;一个激进者的皈依——多萝西·戴与天主教社会思想[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徐心希;;清代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及其与民间秘密宗教的关系[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太平;市天主教爱国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N];常德日报;2007年

2 骆永昆;“以安静的方式坚持着勇敢”[N];人民日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周兰兰;冲突与契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天主教禁忌[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龚云;天主教昆明安徽两教区举行主教祝圣庆典[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李勇邋通讯员 王惕 钟扬;湖南天主教界纪念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50周年[N];湖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廖秀娟;市天主教爱国会选举产生第二届领导班子[N];汕尾日报;2008年

8 杨舜涛;罗文藻——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杨文兴;市区新添一宗教活动场地[N];汕头日报;2008年

10 胡若愚;奥巴马大学演讲,现场有人喊口号抗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富英;民族、文化与性别[D];山东大学;2007年

2 施雪琴;西班牙天主教在菲律宾:殖民扩张与宗教调适[D];厦门大学;2004年

3 邱显平;当代民族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D];厦门大学;2003年

5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马占军;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西北的传教(1873-1911)[D];暨南大学;2005年

7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8 张振国;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D];山东大学;2008年

9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黄宗贤;还原真实的大卫·洛奇[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媚;战后台湾天主教研究(1949—2000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段浩静;19世纪中期美国的爱尔兰移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雷阿勇;在异教的葡萄园:日据时期台湾天主教研究(1895—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要英民;天主教在一个普通村庄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5 杨娟;凯瑟琳·安·波特,,驯悍的天主教徒[D];苏州大学;2004年

6 孙玲;明末来华传教士艾儒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马亮;英国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玲;明清时期君主对天主教的态度及其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晓鸣;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施志媛;弗罗多追寻救赎之路[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39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39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