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的美国政策研究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s a defeated country, was founded by the four major powers. The defeat taught the Germans a bitter lesson, so that the Federal Republic abandoned its traditional foreign policy, marked by the expansion of force, and accepted the American-style concept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Converg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eld of values and ideologies. Its foreign policy followed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lying o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rapidly restored its economy and entered the "golden 1950s" of development in the 1950s, and became the second capitalist power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industrial outp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rlin Wall after the second Berlin crisis dashed Adenauer's hopes of relying on the United States for reunification. In additio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60 s defense expenditure sharing, foreign trade conflicts intensified. The United States polic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as gradually gone separat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olic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reflects the trend that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is gradually getting rid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creasing its autonom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分类号】:K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治国;;拆掉那堵墙[J];优品;2008年11期
2 李英;;目击柏林墙的倒掉[J];同舟共进;2008年02期
3 风未平;;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J];世界知识;2009年22期
4 陆安;;史塔西:柏林墙内的秘密警察机关[J];档案春秋;2010年06期
5 邓白桦;;柏林墙探秘[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5期
6 ;28年,柏林“跳墙”记[J];新华航空;2011年08期
7 陈宇;;柏林墙20周年,一段痛彻心扉的集体记忆[J];中外文摘;2010年01期
8 佚名;;东德人民翻墙记[J];视野;2011年10期
9 和静钧;;柏林墙背后的真与假[J];政府法制;2009年36期
10 宇捷;;三兄弟飞跃柏林墙[J];检察风云;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蕴山;侯衔正;;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秉文;推倒无形的柏林墙[N];中国信息报;2000年
2 崔卫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知识分子的角色[N];经济观察报;2009年
3 刘向;冷战时期有125人因穿越柏林墙而死[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穆陵;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东德地方政府改革[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5 吴铮;“与东德法律相悖”的“格杀勿论令”被证实[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本报记者 夏榆;顾彬:“他们最怕1979年以后的中国”[N];南方周末;2009年
7 吴伟;眼见它起高墙,眼见它墙塌了[N];东方早报;2011年
8 吴伟;一道翻不过去的墙[N];东方早报;2011年
9 姜维久(作者系省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德日对二战的态度和政策比较[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刘彦顺;一跪泯千仇[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芝平;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在北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红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政策研究(1949-1990)[D];武汉大学;2005年
3 林国明;犹太人社团与以色列对德国的战争索赔[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沛;凤凰涅i肹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衡林;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生存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陈从阳;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晓雪;约翰逊政府对联邦德国政策初探(1963-1968)[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晓岚;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新探[D];南京大学;2012年
3 巩鹏飞;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的核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飞;论苏联对联邦德国的缓和外交[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迟n<洪;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的冲突[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宋雪丰;论美国时期对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态度之变化”[D];南京大学;2012年
7 杨萍;论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及其中的苏联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光伟;戴高乐执政时期对联邦德国政策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行心明;论美国对1971年南亚危机的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鹏;两德的统一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82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8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