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04 20:29
【摘要】: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对国共两党政治角逐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系统清晰的梳理,和全方位的审视。深刻揭示了苏联因素给予国共两党的政治角力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成分,并通过在苏联对华双重政策,及对国共两党平行外交策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揭示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影响的历史成因及给予我们的现实启示。 论文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通过对研究现状和文献资料的介绍,从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逐的影响的视角进行探讨,来阐明确立本选题的意义与创新所在,同时系统介绍本选题写作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苏联因素进行简单的历史回顾,扼要的了解此选题产生的历史成因,并对相关的一些概念予以澄清和界定。 本文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以苏联因素对中国政治的介入,以及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所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研究内容,正文的第一章即着眼于此。苏联因素从一开始就介入国共两党的政治角逐之中,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国共两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积极援助和推动下,推动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进程的加快。与此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也做出一些给中国革命带来消极影响的错误指导,不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失败的严重后果,而且给国共两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国共两党政治角力进程由此发生重大变化。 正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探讨抗战时期苏联的援助及对国共两党的控制与影响,揭示出苏联对国共两党政治角逐进程的影响,其政策形成的基点所在,深刻分析抗战不同时期苏联因素对国共两党影响的不断变化的历史原因。第二章以日本侵华为历史背景,阐述苏联因素在抗战初期对中国革命及两党政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借此苏联对国共两党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和影响,是国共两党政治角力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 第三章、第四章具体分析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的政治角力中的影响,在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后其作用逐渐弱化的过程,表明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日苏中立条约及苏德战争的爆发,使以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其外交政策基点的苏联,对华援助减少直至完全终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取代苏联成为最主要的援华国家,苏联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作用亦持续弱化,最终降至抗战爆发以来的最低点。直至1944年后,苏联在中国政局上的影响力又逐步增强,重新在国共角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正文第五章着重分析内战爆发后苏联平行外交对国共两党角逐的影响。重点分析苏联对两党采取平行外交政策的原因,以及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及政治取向。 通过对苏联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共两党角力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的研究与分析,以为今天的借鉴,正文的第六章的出发点即在于此。具体分析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角力中积极影响与消极成分,对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实用主义倾向进行深刻的探究与反思,以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深刻的启示。 结语:对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本文的结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6;K512.5;D231
本文编号:245414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6;K512.5;D23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应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静;国民党“清党”与中苏关系恶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4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541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