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重新解读英国衰落的原因——试析蔡美尔的《帝国时光》

发布时间:2019-04-29 07:38
【摘要】:美国学者蔡美尔在论及大国兴衰时认为,超级大国不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英国最重要的软实力是其包容性,它的衰落与包容性的丧失有关。而包容性的丧失,则与帝国福利不能与其各成员国分享有关。这是一种无法化解的结构性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帝国迟早都会消失。
[Abstract]:Cai Mei, an American scholar, argues that superpowers need not only hard power but also soft power. Britain's most important soft power is its inclusiveness, and its decline is linked to the loss of inclusiveness. The loss of inclusiven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welfare of the empire that cannot be shared with its members. This is a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that cannot be resolved. In this sense, all empires will disappear sooner or later.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择偶行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2 鞠长猛;;都铎王朝中后期的叛逆法及其特点[J];理论界;2011年07期

3 李宝芳;;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财产继承[J];理论界;2011年08期

4 李宝芳;;雇用仆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5 郭爱民;;工业化时期英国地产代理制度透视——兼与中世纪庄官组织相比较[J];世界历史;2011年03期

6 卞秀瑜;;二战战时美苏英三大国对战后世界和平的构划[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7 郭上升;;浅析二战德军暂缓攻击敦刻尔克的原因[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8 ;里程碑[J];看历史;2011年08期

9 李春玲;;公薄持有者在英国出现的原因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10 冀志罡;;罗斯福新政与英国骚乱[J];新财经;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郑全备;;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一年英国与日美争夺中国斗争[A];中国现代史论丛(下)[C];1983年

2 施荫昌;;英国工联若干问题试析[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3 黄启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孟庆龙;;炭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使用及其历史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6 乔明顺;;试论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制度及其与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制度的区别[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7 张旭东;;试论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的两次印缅冲突[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秋叶;英国离中国有多远?[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王晋新;英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路径及特点[N];吉林日报;2005年

3 玛丽·安;英国婚姻的姓氏融合与联合[N];西部时报;2006年

4 资中筠 学者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 前《美国研究》主编;说不尽的大国兴衰[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陈艳红;1942年中英关于归还香港的谈判[N];中国档案报;2002年

6 记者 马桂花;英国首都隆重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N];人民日报;2005年

7 万小龙;就是他,把纳粹研制原子弹的情报供给英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与历史会面[N];人民日报;2003年

9 袁朗;英间谍密谋“箭杀”纳粹魔头[N];中国国防报;2008年

10 朱磊;不回避日尔曼血统,,英国女王德国寻根[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秀荣;1500—165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蓉霞;英国和日本在中国(1925—1931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颖;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英国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建英;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1840-1911)[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陈金锋;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永攀;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D];西北大学;2003年

7 赵军秀;英国对土耳其海峡政策的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辉;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基督教及政教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汪芳;论哈罗德·麦克米伦与苏伊士运河危机[D];浙江大学;2007年

3 黄鹂;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私掠船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秀红;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3年

5 臧宝军;英国商法的现代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虎;近代早期英国商业精英阶层来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亮;英国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敏;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家庭女仆生存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姬国伟;英国欧洲政策研究(1948-1954)[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6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8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