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与核政策

发布时间:2019-09-22 02:52
【摘要】: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新面貌”安全战略。“大规模报复”军事战略是“新面貌”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面核大战”核战略又是“大规模报复”军事战略的核心部分。该军事战略和核战略出台后,曾引起广泛争议。国内外学界对它的研究比较多,但只是侧重于政治学、国际关系、军事学等单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比较全面的论述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和核军备政策的论文却没有。本论文想从冷战开始的背景入手,综合考察该核战略出台前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论述其出台的原因、过程、主要内容、及在该核战略下美国的核军备发展情况。探讨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对苏联的影响。希望本文能丰富冷战史学术界美国的核战略研究。加深对美国军事战略和核战略转变的认识,吸取美苏核军备竞赛的教训。 艾森豪威尔核战略出台的国际政治背景是冷战爆发前后的国际政治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战时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急剧扩张,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越来越大。表现在对外政策上,便是美国从战前的孤立主义迅速转向全球扩张主义。由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两国领导人、官员的传统敌意等因素,冷战终于爆发了。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 国际经济背景是: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上出于绝对优势。为了帮助西欧度过经济困境和遏制苏联、抑制西欧共产党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际军事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它的军事力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武装力量。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美国通过北约从政治和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在欧洲大陆形成了遏制苏联、东欧的军事集团。为了反对美国的核垄断,苏联积极研制核武器,在1949年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国内政治背景是:二战后美国工人运动和黑人运动高涨。国会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保守派结成联盟,起草了各种反劳工法案。杜鲁门政府开展了大规模忠诚调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美国政治中还出现了反动的麦卡锡主义。 国内经济背景是:杜鲁门时期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1953年9月,战后美国的第二次经济危机又爆发了。艾森豪威尔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反危机和继续使用国民经济军事化刺激经济等。 国内军事背景是:在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后,美国于1952年11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五十年代初生产并部署了各种核弹。 艾森豪威尔核战略出台的原因主要有两条:经济原因、军事原因。经济原因主要是其政府内部“预算平衡派”和“防务优先派”妥协的结果。军事原因是朝鲜战争的失败、美国核武器的迅速发展和苏联没有对美国本土构成之间的核威胁。 1953年10月30日,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了修改后的题为《国家安全基本政策》162/2号文件。文件所确立的国家安全战略通常被称为“新面貌”战略。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军事战略便在这份文件中。而其核战略又在它的军事战略中。根据其核战略,美国强调把核武器作为遏制任何侵略的基础;注重“第一次打击”的效果,首次突击就能摧毁对方的主要工业中心、核基地和战略轰炸机基地,使对方丧失核还击能力,在短期内取得战争的胜利;要急剧提高核力量的现代化水平与核武器规模。 根据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美国大力扩充核军备。美国的核弹头数量从1953年的1350枚增加到1960年的18500枚。在战略远程轰炸机上重点发展了B-52A到B-52H的各种型号。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研制了“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和“民兵I”洲际弹道导弹。在战术核导弹方面研制了“诚实约翰”、“中士”、“潘兴”、“长矛”导弹。在核航空炸弹上制造了MK43,核炮弹上研制了M422炮弹、M54炮弹。还研制了核鱼雷、核深水炸弹、多代核潜艇、世界第一种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由于自身存在多种缺陷,“大规模报复”军事战略最终被肯尼迪政府的“灵活反应”军事战略所取代,“全面核大战”核战略被“限制损伤”核战略所取代。 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虽然是威慑性质的,但它加剧了美苏的对抗、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危害了世界和平,使世界人民生活在核战争的阴云之下,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712.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左健;肯尼迪时期的军工复合体及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9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39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