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2 04:18
【摘要】: 德国政治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促进德国民主政治文化形成、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为了保护襁褓中的民主政权而忍受着其他列强的肆意蹂躏,新体制本身的缺陷,以及国内外的危机困境等因素促使各类矛盾加剧,民不聊生,民族复仇情绪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德国人终于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蛊惑下扛着纳粹主义大旗踏上了建设“千年帝国”的道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攫取了德国的政权,他的上台不仅是德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使德国教育彻底脱离了传统的模式,德国政治教育也随之步入了第三帝国的黑暗时期,并导致其政治教育传统惨遭破坏,成为德国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污点。纳粹统治者对政治教育进行畸形的扭曲和非人性的贯彻实践,将之作为第三帝国意识形态工作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推动纳粹意识形态的传播,维护着纳粹独裁政权的统治。 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第三帝国政治教育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历史背景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指出希特勒及纳粹政权为了维护其极权专制统治,实现他们的个人利益和政治野心,必然以争取德意志民众为基础,获取民众对纳粹政治体系的认同,使他们臣服于纳粹的奴役并为之而献身。故而,发动青年运动,点燃德意志民众的复仇火焰,培养忠于领袖、认同并服从纳粹政权和甘愿牺牲的民众,成了第三帝国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是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社会现实背景。其次,本文通过从德意志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挖掘其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根源,认为纳粹政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根植于德意志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之中。如费希特、黑格尔、特莱奇克、尼采等代表性人物的理论和学说为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给予方向引导的同时,过度强化民族主义意识,致使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一起成为了主导德意志人思想的主旋律。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整个德意志政治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等印记。 本文第二章在分析第三帝国政治教育背景之后,从哲学基础、政治目标和教育设计三个层面详细分析该时期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体系,指出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种族主义的民族社会主义思想,其政治目标是要实现德意志民族“种族纯洁”的理想和争取“生存空间”的扩张策略,同时在此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的引导下精心设计纳粹政治教育。希特勒及纳粹党人为了实现和维护极端专制主义的独裁统治,极力鼓吹基于种族主义的人性论和“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思想,宣扬国家全面“一体化”和超人统治的“领袖原则”,成功发动德意志民众以高涨的军国主义热情,籍以残暴的战争手段去实现“种族纯洁”的民族“愿望”,争取“生存空间”的扩张主义政策。这种政治教育理论有其深厚而驳杂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目标导向性,其全部的教育设计都旨在贯彻纳粹主义思想和实现德意志人的政治诉求。 本文第三章详细讨论了纳粹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纳粹政权对纳粹政治教育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继续延续学校作为政治教育实践的坚强堡垒的传统,加强中央对各级学校的控制,并把各级学校变成政治教化的机构,同时还建立大量民族政治教育学院、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和骑士团城堡等特征学校,在纳粹学校政治教育中突出强调历史教育。纳粹政府强化家庭及社会组织的政治教育功能,把家庭也纳入国家教育的轨道,纳粹青年组织更是疯狂的训话德意志青年,使其投入纳粹运动之中。纳粹还强有力地进行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灌输和政治符号的广泛渲染,深入贯彻纳粹主义思想,在微观运作的层面上对德国人进行塑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第四章分析概括了纳粹时期的政治文化及其主要特征,认为纳粹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极端的专制主义、畸形的种族主义、狂热的军国主义、政治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臣民主义等。希特勒及纳粹政府通过政治教育促进纳粹这种政治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同时促进纳粹政治认同、维持纳粹政治秩序稳定过程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特点,认为希特勒及纳粹政权强制性的把教育服务于他们的政治,使教育沦为政治的奴婢,成为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工具。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教育,具有极其反动的政治属性,直接导致了德国社会进程惊人的倒退,表现出扭曲的社会属性,同时通过摧残式的政治教育塑造并给战后德国留下了无数具有纳粹政治人格的德意志青年,又表现出极端异化的教育属性。随后,本文分别讨论了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在人性观、政治观、文本观视角下的不同特征。另外,本文反思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对战后德国社会及政治文化的影响,认为纳粹政治教育扭曲了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分裂德国政治教育传统,同时纳粹政治教育本身始终作为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及政治文化建设的史鉴,纳粹政治教化的重要影响还表现在导致了战后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曲折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516.4
本文编号:253975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516.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东;魏玛青年与纳粹崛起[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9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397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