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裔昭印;从宗教看古罗马社会的性别关系[J];世界历史;2004年02期
2 李桂玲,胡松;论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的社会地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王悦;;古罗马的维斯塔贞尼[J];世界宗教文化;2007年04期
4 刘文明;论罗马古典时期的女神崇拜与女性宗教生活[J];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芳;;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2 王大庆;;罗马从共和到帝制转变过程中的妇女解放运动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3 何春艳;;罗马嫁奁的意义与权利[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4 马瑞映;德国纳粹时期的妇女政策与妇女[J];世界历史;2003年04期
5 徐善伟;;15至18世纪初欧洲女性被迫害的现实及其理论根源[J];世界历史;2007年04期
6 傅新球;文化视域中的妇女史研究——评刘文明著《文化变迁中的罗马女性》[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7 王大庆;;早期罗马妇女与传统的女性观试探[J];天府新论;2006年01期
8 张燕;;中国与西方妇女体育的发展比较研究——对妇女解放历史的反思[J];运动;2012年10期
9 陈云海;;早期基督教美术中的上层女信徒形象[J];艺术百家;2006年02期
10 许秀珍;;近十年来国内古罗马妇女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大维;罗马帝国“弗鲁曼塔里伊”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赳;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参政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乔琴生;奥古斯都文化方略探析[D];复旦大学;2007年
5 程新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付静;古罗马妇女美德:男性意识形态和妇女的应对(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D];复旦大学;2009年
8 邹芝;古罗马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菲莉;罗马共和国时期家庭文化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齐玉凤;罗马共和国末期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原因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芳;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聂冰若;前期罗马帝国宗教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继玉;早期拜占庭(4-6世纪初)紫衣女性地位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付静;从女性意识的觉醒看古罗马后期妇女地位的提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姬庆红;罗马帝国教育政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娜;试论古罗马富有妇女群的形成和影响(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乔丹;论11—17世纪西欧城市妇女的社会地位[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越;古罗马妇女经济地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波;;古罗马社会转型时期婚姻制度的演变[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帝国的命脉——古罗马道路之谜[J];文化博览;2007年04期
3 何立波;;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以衣食住行为例[J];世界文化;2008年05期
4 何立波;古罗马人的衣食住行论略[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5 何立波;略论古罗马人的衣食住行[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周密;;论古代西方人文主义[J];文教资料;2009年04期
7 裔昭印;吕建萍;;古罗马托加的演变及其象征意义[J];世界历史;2010年05期
8 朱红;;试论古罗马早中期的农业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高福进;;罗马角斗娱乐起因探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付静;;古罗马的母亲角色[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福进;;古罗马人的角斗娱乐:古今格斗“残暴”辩[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古罗马角斗:残酷娱乐还是时尚游戏?[N];解放日报;2006年
2 徐志戎;眼睛发炎,就在脖子上挂一句荷马的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姬庆红;古罗马教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付静;古罗马妇女美德:男性意识形态和妇女的应对(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D];复旦大学;2009年
3 邹芝;古罗马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红;文明互动中的古罗马与东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丽;浅论古罗马妇女地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建萍;古罗马服饰的社会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卢丹凤;古罗马饮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端芳;析公元前2世纪前古罗马的设官和选官原则[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铂洋;论帝国前期古罗马公民的社会道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扬;试论古罗马著作家对古希腊著作的翻译[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大力;尼禄文化政策述论[D];山东大学;2009年
9 蒋雪;从私人葬礼到公共娱乐活动:罗马角斗娱乐中的宗教因素[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齐静静;试论罗马教育中的希腊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3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6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