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利益与目标的三重解析

发布时间:2020-07-30 20:30
【摘要】:冷战后,随着东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美国越来越深地介入这一地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与目标也由此变得错综复杂起来。不过,它还是有脉络可循的,可将其分层为"生死攸关的利益"、"重大利益"和"次要利益"。这三重战略利益与目标框定了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作为的轻重缓急与优先次序,提供了指导美国东亚战略运行的北极星与基本坐标轴,它们的战略运作皆指向冷战后美国东亚霸权的护持。这不仅有助于澄清这些可识别的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利益清单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平衡关系,还有利于我们把握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与精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卡特莉莎·莱斯,滕飞,张士铨;促进美国国家利益[J];科学决策;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晓龙;东亚区域主义与中国周边外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余婷婷;;美国文化的永恒主线——浅谈美国对外扩张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叶青;;中东地区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5期

5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6 范鸿达;洪正;;中国在中东的风险分析:以海湾地区为例[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4期

7 贾韶罡;;“比萨拉比亚问题”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吴疆;王先丽;;“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胡玉霞;;新视阈下的美国和平队评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林民旺;;国内观众成本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6 董彦良;;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秦国的兴起[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何静;对话外交与冷战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6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倪志丰;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美娟;论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瑞娟;小布什的中东民主战略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蓉;;抗战胜利后美国东亚战略的转变——历程、动因及其教训[J];太平洋学报;2005年07期

2 王缉思;冷战时期美国对东亚政策思想的演变[J];世界历史;1988年02期

3 乔林生;日本战争赔偿与美国的责任[J];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4 刘东明;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爆发对美国越南政策的影响[J];历史教学;2005年04期

5 刘志伟;;试论澳日(1931—1941)关系[J];考试周刊;2009年28期

6 孙艳姝;;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源起探析(1866-1905)——以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为视角[J];东北史地;2011年06期

7 沈美华;冷战后日美安全同盟的强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兆胜;;中美日三国围绕朝鲜半岛初次博弈述论[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彦林;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成荟;艾奇逊与美国冷战初期的外交政策(1945-1953)[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6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776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