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史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0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金成;史论 专论 艺论——解析韩溪的《唐剧音乐创论》[J];大舞台;2005年01期
2 薛勤;评《东北现代文学史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5期
3 吴开晋;对现代诗歌发展的系统描绘——读《中国现代诗歌史论》[J];诗探索;1997年01期
4 宋鼎立;《晋书》的史论[J];史学史研究;1999年02期
5 蔡凤书;面目清新的《中国远古社会史论》[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11期
6 马艳辉;;《三国志》裴注的理论价值[J];中州学刊;2007年03期
7 李慧文;;造型艺术中的现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开设[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8 ;史论摘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01期
9 木易文;俯仰观照 心灵体悟 读李远强著《新时期四川戏剧文学史论》[J];中国戏剧;2002年08期
10 韩毅;李华瑞《宋史论集》出版[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暗星;;《宜兴砂陶史论》摘要[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赵晓雷;;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论纲[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3 陈怀宇;;礼法、礼制与礼仪:唐宋之际圣节成立史论[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4 松下宪一;;北朝隋唐时代史料中的“代人”[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敢;;新诗理论与批评的现代性——兼评杨四平的《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郝润华;;试论六朝史学与玄学的关系[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邹理;;评董之林关于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关尾史郎;;日本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史研究——以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与三崎良章的《五胡十六国的基础性研究》为中心[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嘉川;;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坤;;刘焯生平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红彦;宋刻递修本《隋书》记述元宵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史宁;非常史论盼复兴[N];文艺报;2011年
3 谢保成;“鉴前代成败事”的《隋书》[N];光明日报;2001年
4 王艳芳;在开放中走向整合[N];文艺报;2005年
5 冯海涛;百年中国新闻教育史论[N];山西日报;2003年
6 刘扬忠;新思路 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1年
7 左凤荣;苏联兴亡史论[N];学习时报;2002年
8 薛福康;史论并茂的《中美关系史》[N];光明日报;2005年
9 龚书铎;鉴往知来 以史致用[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华南师大人文学院教授 栾栋;中国历代文学隐秀史论要略[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释清决;越南禅宗史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宋巍;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D];扬州大学;2004年
4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松山;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陈颖;中国战争小说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厚均;两晋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卫丽;唐代工部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何颖;多维视野中的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方华;政策和公众需求与当代英国艺术博物馆的管理[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鑫;《隋书》史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谢丽莉;《隋书》的文学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邵华;郭嵩焘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毕游;司马光政治思想考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袁永松;李鸿章享堂重建:史论的流变和地方的应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贾一平;《通鉴》胡注军事史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传成;隋唐除名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敏;《宋书》的文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静;建国前中国播音研究史论[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梁建宙;南北文化差异对隋代政治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0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0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