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5:42
张作霖上台后,对苏关系成为其内政外交事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张作霖逐步把持东北的军政大权,与俄国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十月革命后,大批俄侨迁居东北境内,处理白俄问题是张作霖与苏俄的首次接触。此后,双方围绕着领土争端问题和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展开了谈判协商。1924年9月,《奉俄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远东权益纷争暂时中止。11月,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执掌了北京政府,与苏俄的关系却继续恶化,并在1927年4月张作霖搜查苏联大使馆和逮捕李大钊事件后达到了顶点,随后因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和张作霖被炸身亡而宣告终止。张作霖主政期间的对苏关系有着显著变化,即从局部的、温和的、小规模的对抗演变为全面的、暴烈的、大规模的对抗,终至彻底破裂,而产生变化的原因在于核心利益。张作霖对苏关系的变化不仅对国内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远东国际格局的变迁与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张作霖与苏俄产生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对双方关系进行概括总结,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开端,论述张作霖逐步崛起成为“东北王”后,开始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产生各种关系,双方关系以白俄事件为开端。第二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领土争端问题、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大使馆问题、李大钊被害事件及中国革命问题,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论析为总结双方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总结,对双方关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张作霖的反苏缘由进行探析。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15;D829.512
【部分图文】:
中东铁路示意图
图 1-2 1927 年 12 月的铁路与铁路计划影响解决中东铁路的争端,使张作霖与直强调拥有对铁路的全部主权,这不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收复固有领立场是根据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而化的核心目的是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奉俄协定》,名义上由中苏“共管”铁路上的不平等权益。后来的事实兑现,而苏俄方面却逐步实现了对联的反感,他不仅对加拉罕大发雷苏俄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为日后
本文编号:2834803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15;D829.512
【部分图文】:
中东铁路示意图
图 1-2 1927 年 12 月的铁路与铁路计划影响解决中东铁路的争端,使张作霖与直强调拥有对铁路的全部主权,这不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收复固有领立场是根据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而化的核心目的是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奉俄协定》,名义上由中苏“共管”铁路上的不平等权益。后来的事实兑现,而苏俄方面却逐步实现了对联的反感,他不仅对加拉罕大发雷苏俄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为日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仁;;再论《奉俄协定》[J];西伯利亚研究;2014年02期
2 李思奇;;20世纪初苏俄政府与中国地方实力派交往原因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3 马良玉;宫丽艳;;近代哈尔滨俄侨群体发展与消亡历史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4 彭传勇;;《奉俄协定》是苏联重新控制中东铁路的“再保险条约”[J];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03期
5 彭传勇;;《奉俄协定》是日本向苏联妥协的产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李春隆,艾虹;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最初文本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6期
7 范丽红;张作霖父子与“满蒙铁路悬案交涉”[J];炎黄春秋;2005年05期
8 侯文强;张作霖、张学良与东北铁路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刘敬忠,王树才;国民军在南口大战前与苏联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饶良伦;1917-1931年期间旅哈俄侨概况[J];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834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348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