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对民众计划”探析(1955-1961)
发布时间:2020-11-02 22:11
1955年,美国新闻署发起“民众对民众计划”,号召广大美国民众参与对外交流活动,以增进国内外人员交流,传达和平与理解的理念。这一计划契合了当时冷战背景下美国对外宣传的需求,活动组织者希望通过普通公众的对外交流,来塑造美国爱好和平的良好形象,并强化公民的冷战参与意识,从而以积极的方式争夺人心、遏制苏联。在强调“理解”的外衣下,其实质是一个用于冷战宣传的外交项目。美国政府一直强调计划的民间性质,却又不断对其活动进行干预,这导致在计划的推进过程中,计划的“政府性”和“民间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矛盾,政府和总统、以及参与其中的许多私人力量纷纷尽力让整个计划走上正轨。但一个包含多个分支的格局宏大的公民项目在缺乏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整体层面的有效成果。整个“民众对民众计划”的组织相对松散,不同的领导者所带领的分支小组进行的活动及其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一些契合时势的分支小组的活动效果则相对明显。虽然“民众对民众计划”的整体组织差强人意,发起者对计划的整体定位存在模糊之处,但该计划在美国民众中传播参与对外交流,对外传达美国的和平与理解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计划成为美国展现其推动世界和平与理解的政治理念的积极举措,加强了美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冷战参与度,将更广大的美国民众纳入到了政府的冷战计划当中。“民众对民众计划”也丰富和拓宽了美国对外交流的形式和领域,其下一些活动得以长期延续并影响后世。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712.54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民众对民众计划”缘起与发展
2.1 积极宣传:“民众对民众计划”的缘起与运作
2.2 民众参与:培养冷战意识与塑造国家形象
3 经费来源问题与“民众对民众基金会”的失败
3.1 中心组织的成立与美国政府的态度
3.2 中心组织筹款失败与美国政府的应对
3.3 筹资困难的根本原因
4 “民众对民众计划”的具体开展——体育外交与“希望计划”
4.1 体育委员会与美国政府的体育外交
4.2 “希望计划”——私人构想与社会期待之结合
5 “民众对民众计划”开展过程中的矛盾与成效
5.1 “民众对民众计划”开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
5.2 “民众对民众计划”效果评价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7642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712.54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民众对民众计划”缘起与发展
2.1 积极宣传:“民众对民众计划”的缘起与运作
2.2 民众参与:培养冷战意识与塑造国家形象
3 经费来源问题与“民众对民众基金会”的失败
3.1 中心组织的成立与美国政府的态度
3.2 中心组织筹款失败与美国政府的应对
3.3 筹资困难的根本原因
4 “民众对民众计划”的具体开展——体育外交与“希望计划”
4.1 体育委员会与美国政府的体育外交
4.2 “希望计划”——私人构想与社会期待之结合
5 “民众对民众计划”开展过程中的矛盾与成效
5.1 “民众对民众计划”开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
5.2 “民众对民众计划”效果评价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继珂;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行为研究(1953-1961)[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胡腾蛟;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1947-1961)[D];武汉大学;2013年
3 郭又新;穿越“铁幕”:美国对“苏东国家”的冷战宣传(1945—1963)[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卓越;冷战时期美国非政府组织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郑思颖;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誉晔;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在欧洲的文化冷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冯玲玲;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文化政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瑞彬;美国公众外交研究引论[D];外交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867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676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