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20-11-20 01:2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承上启下的十年,中国史学发展进入新时期,一方面要对以往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要开展重建。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也进入这样的转型时期,围绕史学理论建设的讨论比较频繁,史学理论受到学界的重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的、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史学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具备当代世界水平的。史学理论建设讨论的重点主要围绕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回到马克思去”;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这三方面。 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的价值取向影响学者的研究趋势和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引领史学理论朝积极向上的层面发展。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K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其他相关说明
第一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围绕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讨论
第一节 讨论的概况
第二节 形成的几个思潮
第三节 史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
第一节 反思阶级史学的内涵
第二节 重新构建史学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去”
第一节 为何“回到马克思去”
第二节 如何“回到马克思去”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我国史学指导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 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继承“中学”,发扬东方特色
第二节 吸取“西学”,借鉴外来理论
第三节 建设当代的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0724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K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其他相关说明
第一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围绕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讨论
第一节 讨论的概况
第二节 形成的几个思潮
第三节 史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
第一节 反思阶级史学的内涵
第二节 重新构建史学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去”
第一节 为何“回到马克思去”
第二节 如何“回到马克思去”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我国史学指导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 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继承“中学”,发扬东方特色
第二节 吸取“西学”,借鉴外来理论
第三节 建设当代的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彦雨;;一九八六年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综述[J];安徽史学;1986年04期
2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蔺学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史学预测失效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4 姜德昌;历史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J];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06期
5 葛懋春;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阶级和阶级分析问题[J];东岳论丛;1980年02期
6 陈其泰;新中国历史科学的盛举——论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重大成就[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2期
7 姜义华;用现代思维科学武装历史研究工作——论史学概论的核心与时代使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陈高华;;争取史学理论研究的更大发展[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01期
9 耿云志;;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的一点想法[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01期
10 陈梧桐;;应该重视史学理论的研究[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01期
本文编号:2890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907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