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朝”关系的演变(1840-1881)
发布时间:2020-11-20 17:59
清代伊始,清政府便不断调整对朝外交策略。从1637年朝鲜仁祖李倧归附清朝,到欧美国家到东亚寻求通商签约之前,清朝与朝鲜保持着传统的朝贡关系。出于华夷秩序观和“字小事大”的外交原则,除了对清统治构成威胁外,清政府不干预朝鲜内政外交,皇太极甚至在1637年确定中朝两国关系中明确提出了朝鲜与日本贸易依旧的敕令。自英国商人屡次要求与朝鲜通商之际,“事大”的朝鲜便不断把通商事件告知清政府。清政府则以保护属国为由,代为处理朝鲜与英、法等国的外交事务。这种“代为处理”实际上是直接操控朝鲜外交,以免破坏东亚朝贡体制。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对朝鲜事务则寻求冲突双方的“调解”,遂陷入“不介入”政策的漩涡。“不介入”政策是清政府寻求自保的产物,但它也在防止法、美等国借“朝鲜为中国属国”为由施压清政府并利用清政府权势逼迫朝鲜就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逐渐瓦解了中朝朝贡关系体系。随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征韩论”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以1875年的“江华岛事件”为契机,日本着手入侵朝鲜。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以日本为“近患”的清政府逐步调整对朝方针,开始由“不介入”政策转向有限的“引导”朝鲜外务。从江华岛事件爆发后的局势发展来看,清政府的有限“引导”仍是以“息事宁人”为目的。 随着朝贡体系的逐步瓦解,清政府也放弃了对周边属国的军事和政治援助“义务”,转而投向以调解为手段,以自保求生存,努力实现中国及东北亚地区的势力平衡。日本则是看准了清政府“不介入”政策的目的,并利用了中国的“不介入”政策,顺利地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随着日本势力在朝的逐步深入,清政府便力劝朝鲜政府实行开国政策,并试图把中国内部的“以夷制夷”策略搬用至朝鲜外交之中。1882年《朝美通商协条约》的签订便是清政府引导下的朝鲜“以夷制夷”策略的实践。不料,“以夷制夷”却使得清政府在朝鲜事务中陷入被动,至1894年,随着朝鲜最后一次向清朝进贡,东亚朝贡体系寿终正寝,而朝鲜也沦于日本之手。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K252;K31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动态
(三) 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价值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朝鲜“事大”外交的回归
第一节 华夷之辨与小中华意识
第二节 朝鲜“事大”外交的回归
第二章 从“放任”政策到“不介入”政策(1840-1875)
第一节 “放任”政策的内涵与表现
第二节 “不介入”政策的源起与发展
(一) 清政府在“丙寅邪狱”事件前后的反应
(二) 清政府在“辛未洋扰”事件前后的反应
(三) 朝鲜与日本外交的“修好”与国书事件
第三章 “以夷制夷”策略在朝鲜的确立与实践(1876-1881)
第一节 清政府对朝“不介入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干涉政策的转变——“以夷治夷”策略在朝鲜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1790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K252;K31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动态
(三) 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价值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朝鲜“事大”外交的回归
第一节 华夷之辨与小中华意识
第二节 朝鲜“事大”外交的回归
第二章 从“放任”政策到“不介入”政策(1840-1875)
第一节 “放任”政策的内涵与表现
第二节 “不介入”政策的源起与发展
(一) 清政府在“丙寅邪狱”事件前后的反应
(二) 清政府在“辛未洋扰”事件前后的反应
(三) 朝鲜与日本外交的“修好”与国书事件
第三章 “以夷制夷”策略在朝鲜的确立与实践(1876-1881)
第一节 清政府对朝“不介入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干涉政策的转变——“以夷治夷”策略在朝鲜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礼恒;;评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J];安徽史学;1993年02期
2 李秀莲;光绪初年中朝商贸关系的嬗变[J];安徽史学;1997年04期
3 王珊;甲午战前远东的国际背景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4 王如绘;《江华条约》与清政府[J];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5 刁书仁;论萨尔浒之战前后后金与朝鲜的关系[J];清史研究;2001年04期
6 陈尚胜;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7 权赫秀;;《江华条约》与清政府关系问题新论——兼与王如绘先生商榷[J];史学集刊;2007年04期
8 梁凯;晚清华夏秩序的解体——兼论“朝贡”关系的终结[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6期
9 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J];史学月刊;2004年06期
10 权赫秀;;晚清对外关系中的“一个外交两种体制”现象刍议[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89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91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