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7:06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美国财政事业的奠基人。他的思想非常丰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各个方面都在美国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真知灼见。联邦共和主义是其思想的核心,其他方面的思想都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并服务于这一思想。汉密尔顿深受霍布斯、休谟等古典政治哲学家和加尔文主义人性观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性恶论”。这是他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是邪恶的,必须把“人性恶”直接作为制度存在和构架政府的政治哲学根据。他主张用“以恶制恶”的方式建立强有力的全国政府,将私人利益导向社会公益。他把人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两类,少数的是富有的和闻名的贵族,多数的是人民大众。他对人民大众缺乏信任,主张富有的和闻名的贵族永久地掌握政权。洛克、孟德斯鸠等欧洲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对汉密尔顿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他们的政治思想成为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还来源于生活现实。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艰难处境和战后邦联的混乱局面是其联邦共和主义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他与华盛顿长期相处,思想深受华盛顿的影响。在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里,他首先关注的是邦联体制...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汉密尔顿短暂而卓越的一生
    一、成长的艰难岁月
    二、艰苦的军队生涯
    三、勇敢的宪法战士
    四、卓越的财政部长
    五、伟人的英年早逝
第二章 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渊源
    一、理论渊源
        1. 古典自由主义人性理论
        2. 欧洲近代政体思想
    二、现实渊源
        1. 汉密尔顿自身的人生经历
        2. 华盛顿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汉密尔顿的联邦主义思想
    一、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1. 邦联政府在结构上存在根本缺陷
        2. 政府的职能受到限制,缺乏强力和活力
        3. 邦联体制导致国内纠纷和国外威胁
        4. 邦联体制导致国家国际地位微弱
    二、联邦制国家的特征
        1. 各州实质性联合
        2. 双重的政府结构
        3. 联邦政府强而有力、活而有力
    三、联邦优于邦联
        1. 联邦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优于邦联
        2. 联邦在效能上优于邦联
        3. 联邦在促进商业上优于邦联
        4. 联邦在政府增收节支上优于邦联
第四章 汉密尔顿的共和主义思想
    一、汉密尔顿的代议制政体思想
        1. 代议制是间接的民主制,符合共和制原则
        2. “富有的和闻名的贵族”担任代表
        3. 代议制优于民主制
    二、代议制政府的构架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
        1. 权力分立
        2. 权力平衡
        3. 权力制约
    三、汉密尔顿代议制政体的中的混合政体成分
第五章 建立和维护联邦共和制度的斗争
    一、为新宪法而斗争
    二、财政经济政策中的政治意义
        1. 关于公共信用的报告
        2. 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二份报告
        3. 关于建立银行的报告
        4.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5. 土地政策
    三、坚决同分裂联邦的阴谋作斗争
    四、外交上以维护联邦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第六章 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评价
    一、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特征
        1. 超前性
        2. 现实性
        3. 保守性
    二、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对美国的影响
        1. 对美国宪法的诞生和邦联建立产生的影响
        2. 对美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3. 对当代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三、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联邦制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J]. 黄良才.  法制与社会. 2007(04)
[2]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一个长期被误解的民主政治思想家[J]. 杨建党.  兰州学刊. 2006(05)
[3]“汉密尔顿模式”在美国经济中的确立[J]. 刘旭东.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04)
[4]论西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及其人性基础[J]. 徐邦友.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01)
[5]重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政治遗产[J]. 刘见林.  小康. 2004(11)
[6]从洛克到联邦党人:略论复合共和制中的双向限权政府模式[J]. 黄剑飞,贺文平.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2)
[7]立宪选择中的理性解释——以《联邦党人文集》为例的分析[J]. 肖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8]美国联邦党人在争取批准宪法过程中的策略[J]. 褚乐平.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2)
[9]《联邦党人文集》思想探源[J]. 褚乐平.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2)
[10]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美国现代化的启动[J]. 杜明才.  襄樊学院学报. 2002(04)

硕士论文
[1]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研究[D]. 马林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麦迪逊共和主义思想研究[D]. 王晓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试论“三权分立”学说的人性论基础[D]. 谭志敏.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79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79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