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麟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及其演变
发布时间:2021-01-15 18:25
张荫麟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存在一个转变过程。1933年,他在《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一文中确实批评了唯物史观,但他批评的主要是那种认为人类历史具有普遍规律的观念,而对唯物史观所提供的历史研究视角、路径却并不反对。此后,张荫麟不仅将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诸说用以剖析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及其演变,还以"阶级斗争"来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书写的特点。和民国时期对唯物史观有所认同的非马克思主义史家多取"经济基础"说相比,张荫麟对"阶级斗争"说的认同,表明他对唯物史观的接受程度相对更高。
【文章来源】:齐鲁学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张荫麟早期对唯物史观的批评及其特点
二、唯物史观在张荫麟历史研究中的体现
(一)唯物史观在张荫麟宋史研究中的体现
(二)唯物史观在张荫麟《中国史纲》中的体现
三、张荫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态度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例示研究古史的一条大道”——再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J]. 张越.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5)
[2]他者叙述与自我“作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经典之路”再析[J]. 何刚. 郭沫若学刊. 2011(03)
[3]两极之间的新史学:关于史学研究会的学术史考察[J]. 陈峰. 近代史研究. 2006(01)
[4]论张荫麟及其“新史学”[J]. 李洪岩. 近代史研究. 1991(03)
本文编号:2979299
【文章来源】:齐鲁学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张荫麟早期对唯物史观的批评及其特点
二、唯物史观在张荫麟历史研究中的体现
(一)唯物史观在张荫麟宋史研究中的体现
(二)唯物史观在张荫麟《中国史纲》中的体现
三、张荫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态度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例示研究古史的一条大道”——再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J]. 张越.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5)
[2]他者叙述与自我“作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经典之路”再析[J]. 何刚. 郭沫若学刊. 2011(03)
[3]两极之间的新史学:关于史学研究会的学术史考察[J]. 陈峰. 近代史研究. 2006(01)
[4]论张荫麟及其“新史学”[J]. 李洪岩. 近代史研究. 1991(03)
本文编号:2979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792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