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封闭与隔离:中缅印交角地区交流史研究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1-10-28 14:38
由于内外部连通性要素之间的相互联动,中缅印交界地区历史上呈现出整体性特征。但是在既往被局限于民族史、边疆史框架内的单向度研究理路中,中缅印交界地区的整体性基本被屏蔽或忽略,鲜少从区域整体性视角进行探讨。文章采取一种时空整合的世界史观,在封闭与隔离中寻求中缅印交接地带交流互动的历史整体性。通过考察,其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方面:河流链接形成的内联外接的"破碎的完整地域带";民族迁徙流动与分化演变形成的多元聚合社会共同体;多元文化对撞、兼存与互融形成的叠合共生带。
【文章来源】:青藏高原论坛. 2020,8(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以河流联接而成的交流圈域
二、民族迁徙流动与分化演变推动的历史交流
三、多元文化交流蓄积的叠合地带
四、跨国交界中隔绝与流动并存的交错地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滇藏缅印交角地区藏缅语族群史国外研究述评[J]. 方天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述论[J]. 张媚玲,邹念琴. 民族学刊. 2018(04)
[3]明朝人以澜沧江为《禹贡》“黑水”考——整体丝绸之路的视野[J]. 万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8(01)
[4]伊斯兰教、中国与印度洋:历史联系与世界史背景[J]. 约翰·沃尔,刘波. 史学集刊. 2018(02)
[5]从历史文明到历史空间:新印度史学的历史地理学转向[J]. 王立新. 世界历史. 2017(04)
[6]夏鼐、苏秉琦考古学不同取向辨析[J]. 汤惠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7]金敦·沃德的康藏考察及其成就与影响[J]. 肖萍,向玉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8]南方丝绸之路:中—印交通与文化走廊[J]. 段渝. 思想战线. 2015(06)
[9]跨喜马拉雅的藏缅语族语言研究[J]. 孙宏开. 民族学刊. 2015(02)
[10]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J]. 马克·本德尔,王菊. 民族学刊. 2013(05)
本文编号:3462950
【文章来源】:青藏高原论坛. 2020,8(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以河流联接而成的交流圈域
二、民族迁徙流动与分化演变推动的历史交流
三、多元文化交流蓄积的叠合地带
四、跨国交界中隔绝与流动并存的交错地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滇藏缅印交角地区藏缅语族群史国外研究述评[J]. 方天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述论[J]. 张媚玲,邹念琴. 民族学刊. 2018(04)
[3]明朝人以澜沧江为《禹贡》“黑水”考——整体丝绸之路的视野[J]. 万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8(01)
[4]伊斯兰教、中国与印度洋:历史联系与世界史背景[J]. 约翰·沃尔,刘波. 史学集刊. 2018(02)
[5]从历史文明到历史空间:新印度史学的历史地理学转向[J]. 王立新. 世界历史. 2017(04)
[6]夏鼐、苏秉琦考古学不同取向辨析[J]. 汤惠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7]金敦·沃德的康藏考察及其成就与影响[J]. 肖萍,向玉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8]南方丝绸之路:中—印交通与文化走廊[J]. 段渝. 思想战线. 2015(06)
[9]跨喜马拉雅的藏缅语族语言研究[J]. 孙宏开. 民族学刊. 2015(02)
[10]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J]. 马克·本德尔,王菊. 民族学刊. 2013(05)
本文编号:3462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62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