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对埃及政策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5-03-18 02:20
19世纪英国近东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与埃及的关系密切。埃及地处亚、欧、非三大陆要冲地带,战略地位显要,是奥斯曼帝国内的藩属国之一。出于维持地中海和近东地区战略平衡的需要,也出于确保英国通向印度及东方之路的畅通,英国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逐渐形成了对埃及的“坐收渔人之利”的政策。这一政策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坚持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反对埃及的独立及扩张;第二,反对任何欧洲国家在埃及扩张势力,以此保证和加强通往东方印度道路的安全。这一政策是英国遏制欧洲列强、主要是遏制法国在埃及近东地区扩张的产物。19世纪后半期,由于法国向东方扩张的需要,企图以修建苏伊士运河控制埃及,英帝国在埃及的利益受到挑战,近东国际格局发生变化。在新形势下,英国已不能坚持“坐收渔人之利”的政策,也不符合英帝国的整体利益。1846年苏伊士运河的提出,至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英国从维持土耳其对埃及的宗主权,到直接“干涉”埃及内政,从苏伊士运河股权的购买,到英法“双重控制”埃及,从“欧洲内阁”的建立到出兵占领埃及,英国对埃及的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埃及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19世纪中英国虽多次调整对埃政策,...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21 9世纪初英国对埃及“坐收渔人之利”的政策
2.1 英国“坐收渔人之利”政策出台的背景
2.2 拿破仑远征埃及与英国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谋划
2.3 阿里政府与英国“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实施
3 苏伊士运河的修建与英国“插手”埃及事务
3.1 修建苏伊士运河与英国的反对
3.2 苏伊士运河的修建与英国对埃及政策的演变
4 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与英国购买运河股权的政策
4.1 德莱赛普与苏伊士运河的通航
4.2 苏伊士运河股权的购买
5 英国“入驻”埃及的政策
5.1 英法“双重控制”埃及政策
5.2 英国占领埃及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35846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21 9世纪初英国对埃及“坐收渔人之利”的政策
2.1 英国“坐收渔人之利”政策出台的背景
2.2 拿破仑远征埃及与英国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谋划
2.3 阿里政府与英国“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实施
3 苏伊士运河的修建与英国“插手”埃及事务
3.1 修建苏伊士运河与英国的反对
3.2 苏伊士运河的修建与英国对埃及政策的演变
4 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与英国购买运河股权的政策
4.1 德莱赛普与苏伊士运河的通航
4.2 苏伊士运河股权的购买
5 英国“入驻”埃及的政策
5.1 英法“双重控制”埃及政策
5.2 英国占领埃及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35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403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