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3 20:21

  本文关键词: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1年

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

丁川  

【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系列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组织变革不仅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组织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也不断影响着我国企业里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心理契约。企业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知识资源管理,所以组织和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心理契约和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中国的社会背景和组织文化的不同,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因此,本文针对社会转型期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心理契约和知识共享理论,包括理论基础、概念形成、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对心理契约影响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分析,在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路径中考虑了高绩效工作系统的调节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员工心理契约为自变量,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作为因变量,高绩效工作系统作为调节变量的理论研究模型,展开了员工心理契约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预测作用和影响的探讨。本文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在长沙、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等地区,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的员工实施问卷调查,使用了SPSS17.0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员工心理契约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高绩效工作系统调节员工心理契约和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人口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对员工心理契约有影响。 在分析了员工心理契约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正向影响的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管理建议:企业应从招聘开始,就要引导员工建立新的心理契约关系,注重企业内部团队氛围的培养,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2.92;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原;孙健敏;;雇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从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考察契约中“组织责任”的认知差异[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2 张爱武;李锡元;;组织—员工雇佣关系与知识共享[J];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3 李梦俊;赵越岷;陈华平;;关于组织成员转移知识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1期

4 王丽丽;王海梁;;大学创新团队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9年03期

5 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6 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7 望俊成,陈远,李沛;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和对策分析[J];情报杂志;2005年07期

8 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06年04期

9 刘燕;;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以上海企业为例[J];上海企业;2007年02期

10 李原;郭德俊;;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金珠;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及时相关因素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李庆真;乡村情缘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效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何宏光;李远行;;中国社会语境下关系网的发生、运作和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张剑苗;伍争荣;;心理契约对家族企业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陈亚鹏;李向利;;中国信用制度的法理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贾莉莉;徽州民居村落聚居形态的有机更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李改维;李蒙;;传统村落公共开敞空间的特征分析——以陕西党家村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蒋艳;;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陈景信;;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弱化分析及其现实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育辉;;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行为风险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甘超英;;“三农”问题的若干宪法观察与思考[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杨浩;宋联可;;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祝江燕;;从组织责任视角探析心理契约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组;胡家伦;林巍;姜福共;李培俊;葛朝晖;;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9 潘东华;单元;;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豪;;从理论构建到客观事实: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分层研析——以冀县为中心的考察[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文婷;涉农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璘;论纯粹反伦理行为的非犯罪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少群;患者参与、医患心理契约违背与患者信任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袭希;大型军工产品研发中的知识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益忻;培育、强化企业核心能力亟待划清的10个界限[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9期

2 唐炎华;石金涛;;我国知识型员工知识转移的动机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梁启华;;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效应与产业集聚[J];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5 李原;;心理契约违背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8期

6 谢康,陈禹,乌家培;企业信息化的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7 魏江 ,王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8 王娟茹 ,赵嵩正 ,杨瑾;隐性知识共享模型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0期

9 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慕周;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春,谷翡;全程管理心理契约——稳定新员工的关键[J];兰州学刊;2003年02期

2 崔鑫;;国企改革中员工心理契约变化的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11期

3 张元国;;与员工签一份漂亮的心理契约[J];现代人才;2007年02期

4 杨利军;;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构建原则与途径[J];职业时空;2008年01期

5 柳虹;;重视心理契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J];江苏纺织;2008年12期

6 赵修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拴心留人[J];现代人才;2009年05期

7 杨磊;陈静;;新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应对之术[J];经营与管理;2011年06期

8 吴其伦,卢丽娟,钱刚毅;心理契约:团队协同的心理基石[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9 杨杰,凌文辁,方俐洛;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张元国;;与员工签一份漂亮的心理契约[J];职业;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琳琳;;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王勃琳;邢宝学;李占强;;基于心理契约的雇员关系资本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鞠冬;秦昕;;破镜能否重圆? 承诺破坏和承诺恢复之于心理契约和对高管的信任的影响[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康蕾;;从心理契约违约角度透视企业雇佣关系[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蔡文著;;农产品营销中农户-龙头企业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探索与验证——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高晓芹;郝占刚;王桐;;心理契约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7 李育辉;;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行为风险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8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与量表建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吴丽丽;段炜;;心理契约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生太;杨蕊;;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西城区领导人才考评中心 翁力翔;[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2 ;[N];市场报;2003年

3 易名;[N];发展导报;2003年

4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赵修文;[N];经理日报;2009年

5 龙帆;[N];医药经济报;2008年

6 子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7 驻马店市公路管理局 王炳安;[N];驻马店日报;2010年

8 李富强 葛新权;[N];首都建设报;2010年

9 牛永青;[N];石油管道报;2004年

10 吴建中;[N];文汇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玮;领导—下属人口统计特征的正向差异对心理契约破裂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白艳莉;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立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焦燕莉;基于感知价值的员工心理契约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侯景亮;基于心理契约的施工项目团队成员激励及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田雯;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知识共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涛;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与员工双赢模式构建[D];海南大学;2010年

2 沈歆;非营利性组织员工心理契约及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敏;劳动合同特征对员工心理契约及其履行认知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莉;国有担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领导—员工心理契约互动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程璐;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文华;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陈莹;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晓磊;心理契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怡燃;心理契约破坏、工作价值观与职场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10 赵娟;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1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