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社交行为对气质水平与行为问题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0-10-26 01:04
   气质是个体在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反应性上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在面对新异刺激时,表现出较多趋近行为和积极情绪的儿童被称为趋近儿童,而表现出较多退缩行为和消极情绪的儿童被称为抑制儿童。在社交活动中,趋近儿童更多地发起社交,也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因此更多地发展出外化性行为问题;而抑制儿童在社交活动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更多地发展出内化性行为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室情景观察与问卷调查,以8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考察趋近和抑制儿童在合作与竞争情境下的社交行为,以及社交行为对于趋近和抑制儿童的行为问题发展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主要有:(1)趋近儿童在合作和竞争情境中都会有更多亲和行为。抑制儿童在合作情境中会有更多的关注与无所事事的行为。(2)在合作情境中,亲和行为或同伴关注较少的高抑制儿童,发展出更多的同伴问题;对抗行为多的高趋近儿童,出现更多的多动问题。(3)在竞争情境中,对抗行为少的高抑制儿童,出现更多的情绪问题;对同伴关注少的高抑制儿童,会有更多的外化问题。该研究从个体的稳定特质和目标导向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两方面揭示了气质和社交行为对儿童行为问题发展的作用,说明趋近和抑制儿童都需要表现出与情境相符的行为才能更有利于其行为发展与社会适应。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48
【部分图文】:

模型图,积木,情境,模型


实验室外等候。本研究采用积木任务,以要求儿童搭积木的形式进行。实验设置合作与竞??争两种情境,每种情境任务限时5分钟。在合作情境中,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积木,要求儿??童合作搭积木,只要儿童能够一起搭出指定积木模型(图3.1),就可以获得礼物。在竞争情??境中,给儿童提供的积木只能使一人搭出指定模型,要求儿童进行比赛搭各自的积木,最??先搭出指定积木模型(图3.2)的儿童才可以获得礼物。在每个情境中,主试都会与儿童确认??任务目标,确保儿童完全理解情境与自己的任务。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两种实验情境在??被试内平衡。??图3.1合作情境中积木模型?图3.2竞争情境中积木模型??实验全程采取视频录像的方式记录,在实验后对其进行编码。基于Hunnius,Bekkering??和Cillessen(2009)的编码方案对每个儿童的社交行为分别编码。对每个情境任务都从亲和??13??

轨道


文:(1)不退让,要求对方退后,自己先通过;(2)回避,自己走让自己先通过;(4)主动合作,自己退后让对方先通过。同时,为、对抗行为、关注以及无所事事四个维度进行有无编码。亲流、鼓励、帮助等指标;对抗行为主要编码儿童的冲哭、指童观察同伴的行为;无所事事主要编码儿童明显的注意力或童无目标地盯着周围或不带特定目的地隨意走动。针对以上指为是否出现。两名经过训练的编码者对约35%的视频各自独立一致性检验后编码者对剩下的视频进行单独编码。冲突选择和行为中指标的一致性范围为0.96-1.00,平均值为0.98;对为0.96-0.99,平均值为0.97;关注的一致性系数为0.96;无所整体的一致性范围为0.93-1.000,平均值为0.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帅帅;;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社交行为差异的统计调查分析[J];纳税;2018年20期

2 本刊编辑部;周璇;商倩倩;张文静;;家有低龄宝宝,如何玩转宝宝的“社交圈”[J];祝你幸福(下旬刊);2017年02期

3 任务;;关注宝宝社交行为的发展[J];家教指南;2006年04期

4 马园园;邢淑芬;;幼儿社交行为准备对未来成功的影响[J];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13期

5 肖步云;;浅析抖音创造的新媒介情境及其所导致的社交行为变化[J];传播力研究;2019年15期

6 ;二线城市90后移动社交行为[J];IT经理世界;2013年18期

7 林怡;张晓敏;;发展1~2岁宝宝的社交行为[J];家教指南;2006年05期

8 黄钦城;;贵州大学生微信社交行为分析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10期

9 张雷;刘俊杰;;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10 张冰;钱燕云;罗小芳;;中德青年网络社交行为比较及文化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蔚;自闭症模型小鼠前额叶皮层NMDA受体功能与社交行为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水云;社交行为对气质水平与行为问题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9年

2 王仕茹;抖音中的用户社交行为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3 刘仁龙;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行为的数据化应用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4 马姗姗;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个案工作在自闭症儿童社交行为改善中的运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屈韬;管控Agent社交行为的基础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丁健龙;管控Agent社交行为的基础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周彬;管控Agent社交行为的基础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唐洲;梅山文化园游客服务中心交互心理与社交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9 孙启翔;基于移动互联网社交行为的用户性格分析和预测[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魏冬健;管控Agent社交行为的基础结构研究—Agent管控的透明化[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5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