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2:54
相似性判断是很多认知活动的基础,记忆、分类、决策、推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都涉及到相似性判断。以往关于相似性的研究假设人们在分类中依据的类别标准有清晰的明确的界限,但人类的心理是具有模糊性的,类别判断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模糊决策的过程,因此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研究分类活动中的相似性判断更符合实际。本研究即是尝试用基于模糊集合的多级估量法研究相似性判断问题。观察面孔是个体识别他人的可靠的方式。即使是陌生的面孔,人们也能从中获得年龄、性别、身份、情绪等信息。以往对面孔相似性的研究很少涉及到面孔部件的相似性与面孔整体相似性的关系。面孔属于自然类别,而自然类别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的特征。以往构建家族相似性结构时,都是基于特征的2值条件,但自然类别中样例的特征很少只有2个值,人们的眼睛的大小,嘴巴的大小,鼻子的形状等特征值有很多,因此本研究采用Morph变形软件来构建多值逻辑的家族相似性结构,研究面孔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的关系。研究1考察面孔相似性判断中面孔部件相似性与面孔整体相似性的关系。其中,实验1研究面孔部件样例与面孔部件原型的相似性判断问题,考察部件样例的M...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基于相似性的类别理论
1.1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1.2 样例理论
2 相似性理论模型
2.1 空间表征模型
2.2 特征对比模型
2.3 结构匹配理论
2.4 模糊集合模型
3 面孔知觉理论
3.1 面孔知觉研究范式
3.2 面孔知觉的主要观点
3.3 面孔相似性测量范式
3.4 面孔相似性测量的理论模型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3.1 研究面孔相似性判断的理论意义
3.2 研究面孔相似性判断的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1 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的关系研究
1 实验1 部件样例与部件原型的相似性研究
1.1 目的与假设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实验2 部件样例与面孔原型的相似性
2.1 目的与假设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3 实验3 部件样例组合成的面孔样例与面孔原型的相似性研究
3.1 目的与假设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研究2 面孔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关系的眼动研究
4 实验4 部件样例与面孔原型相似性判断的眼动研究
4.1 目的与假设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5 面孔样例与面孔原型相似性判断的眼动研究
5.1 目的与假设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面孔部件物理相似性与心理相似性的关系
2 部件-面孔相似性判断中其他部件对目标部件的影响
3 面孔各部件在面孔相似性判断中的作用
4 不同相似程度判断的总注视时间差异
5 研究的创新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 汪亚珉,黄雅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2]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 刘华孝,周国梅. 心理科学. 2010(02)
[3]整体加工方式下面孔结构与特征关系[J]. 郭建伟,胡凤培,苏晓华,王笃明,王曦,葛列众. 心理学报. 2010(03)
[4]行为遗传学:解决面孔特异性问题争论的新思路[J]. 李晓白,朱棋,刘嘉.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2)
[5]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图形一致性判断过程中的ERP研究[J]. 李寿欣. 心理学探新. 2008(03)
[6]类别使用的特征诊断效应[J]. 阴国恩,李勇. 心理学报. 2007(05)
[7]部件、结构和名称对图形相似性判断的影响[J]. 安蓉,阴国恩,冯虹. 心理学探新. 2007(04)
[8]图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判断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J]. 王敏,阴国恩,曹瑞.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02)
[9]人脸图形识别取样的眼动特征[J]. 曹晓华,曹立人. 心理科学. 2007(02)
[10]先前知识对初中学生学习家族相似性类别的影响研究[J]. 张阔,阴国恩,王敬欣. 心理学探新. 2006(01)
博士论文
[1]基于相似性信息激活的相似表征形成及年龄差异[D]. 安蓉.天津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眉毛在面孔识别中作用的研究[D]. 曲滔滔.吉林大学 2011
[2]不同认知方式个体面孔信息加工的ERP研究[D]. 马妍妍.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关于相似性判断过程的研究[D]. 赵博.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8763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基于相似性的类别理论
1.1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1.2 样例理论
2 相似性理论模型
2.1 空间表征模型
2.2 特征对比模型
2.3 结构匹配理论
2.4 模糊集合模型
3 面孔知觉理论
3.1 面孔知觉研究范式
3.2 面孔知觉的主要观点
3.3 面孔相似性测量范式
3.4 面孔相似性测量的理论模型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3.1 研究面孔相似性判断的理论意义
3.2 研究面孔相似性判断的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1 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的关系研究
1 实验1 部件样例与部件原型的相似性研究
1.1 目的与假设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实验2 部件样例与面孔原型的相似性
2.1 目的与假设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3 实验3 部件样例组合成的面孔样例与面孔原型的相似性研究
3.1 目的与假设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研究2 面孔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关系的眼动研究
4 实验4 部件样例与面孔原型相似性判断的眼动研究
4.1 目的与假设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5 面孔样例与面孔原型相似性判断的眼动研究
5.1 目的与假设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面孔部件物理相似性与心理相似性的关系
2 部件-面孔相似性判断中其他部件对目标部件的影响
3 面孔各部件在面孔相似性判断中的作用
4 不同相似程度判断的总注视时间差异
5 研究的创新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 汪亚珉,黄雅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2]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 刘华孝,周国梅. 心理科学. 2010(02)
[3]整体加工方式下面孔结构与特征关系[J]. 郭建伟,胡凤培,苏晓华,王笃明,王曦,葛列众. 心理学报. 2010(03)
[4]行为遗传学:解决面孔特异性问题争论的新思路[J]. 李晓白,朱棋,刘嘉.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2)
[5]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图形一致性判断过程中的ERP研究[J]. 李寿欣. 心理学探新. 2008(03)
[6]类别使用的特征诊断效应[J]. 阴国恩,李勇. 心理学报. 2007(05)
[7]部件、结构和名称对图形相似性判断的影响[J]. 安蓉,阴国恩,冯虹. 心理学探新. 2007(04)
[8]图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判断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J]. 王敏,阴国恩,曹瑞.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02)
[9]人脸图形识别取样的眼动特征[J]. 曹晓华,曹立人. 心理科学. 2007(02)
[10]先前知识对初中学生学习家族相似性类别的影响研究[J]. 张阔,阴国恩,王敬欣. 心理学探新. 2006(01)
博士论文
[1]基于相似性信息激活的相似表征形成及年龄差异[D]. 安蓉.天津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眉毛在面孔识别中作用的研究[D]. 曲滔滔.吉林大学 2011
[2]不同认知方式个体面孔信息加工的ERP研究[D]. 马妍妍.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关于相似性判断过程的研究[D]. 赵博.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8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9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