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的重要社会行为与活动之一,但是,有些大学生的心理功能发展不太成熟和稳定,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交往。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和困难,表现在社交活动时存在诸如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以及回避行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或改善,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近些年,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了研究。诸如最新的研究有,对抗合作交流类体育项目干预边缘化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实证研究(王灿,黄邓军,李义斌,2014);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研究(王小燕,刘盛敏,2013);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交往焦虑的关系研究(陈欣,蒋艳菊,2014)以及接受和承诺疗法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等(王惠玲,刘伟芳,陶嵘,2014)。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待研究者们不断去发掘,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在心理治疗领域,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ACT疗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简称PF),即个体更多地与此时此刻联结,在改变与坚持某种行为之间保持灵活,进而实现有价值的结果(Hayes,Luoma,Bond,Masuda,Lillis,2006)。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着重探讨大学生的社交回避现状,以及社交回避和核心自我评价、心理灵活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来改善大学生的社交回避状况。笔者制定了提高心理灵活性的团体辅导方案,招募了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着高回避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将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具体包括:破冰、接纳、认知解离、体验当下、价值观选择、承诺行动等项目。辅导结束后,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以及干预前后被试的社交回避等得分比较,对实验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检验,并于辅导结束一个月后进行追踪调查,检验干预的长期效果。研究发现,个体的心理灵活性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回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通过对被试的心理灵活性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社交回避状况。本研究共由两部分构成。研究一对大学生社交回避现状及其与核心自我评价、心理灵活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回避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灵活性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回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基于ACT理论的团体辅导方案,对高社交回避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结果显示,团体辅导能够使高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显著提高,且显著改善社交回避状况,在干预结束一个月后,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显著提升。
【关键词】:社交回避及苦恼 核心自我评价 心理灵活性 认知融合 经验性回避 接纳与承诺疗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5
- 1.1 社交回避的文献综述10-16
- 1.2 心理灵活性的文献综述16-21
- 1.3 核心自我评价的文献综述21-25
- 第二章 问题提出25-27
- 2.1 问题的提出25
- 2.2 研究目的25-26
- 2.3 研究假设26
- 2.4 研究意义26-27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交回避的调查研究27-32
- 3.1 研究目的27
- 3.2 研究方法27-28
- 3.3 研究结果28-32
- 第四章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心理灵活性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研究32-36
- 4.1 研究目的32
- 4.2 研究方法32-33
- 4.3 研究结果33-36
- 第五章 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团体干预研究36-46
- 5.1 研究目的36
- 5.2 研究方法36-42
- 5.3 研究结果42-46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46-55
- 6.1 大学生社交回避的现状分析46-47
- 6.2 核心自我评价、心理灵活性、社交回避的关系分析47-49
- 6.3 团体干预效果分析49-55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5-57
- 7.1 研究结论55
- 7.2 研究创新55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2
- 附录62-64
- 附录一: 成员筛选面谈提纲62
- 附录二:小组成员招募广告62-63
- 附录三:应对策略工作表63
- 附录四:价值观表格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洪;叶一舵;;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中文修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毕亚斐;刘灿;;浅议“80后”“90后”心理性格特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6期
3 梁利苹;吴利辉;;社交回避及苦恼心理的研究综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宋广文,郝丙辉;学生社交回避行为、苦恼体验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5 林胜群;姚琛晨;孙祥敏;;陆军基层连队军官社交回避与苦恼及群体差异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6 王小燕;刘盛敏;;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9期
7 杜建政;张翔;赵燕;;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证及其量表修订[J];心理研究;2012年03期
8 杨群;刘喜文;张银玲;曹宝花;徐皎皎;;人际信任与护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年32期
9 陈欣;蒋艳菊;;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交往焦虑的关系: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4年04期
10 詹圣泽;;“80后90后”成长环境解读[J];企业研究;201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瑾;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王小露;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吴琛;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及社交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荣刚;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陈琳;以己为景和正念录音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灵活性和情绪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管雯s
本文编号:340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