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基础理论视角下道德失败对道德判断的特异性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0 03:28
道德包含道德行为的教义或体系,由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或原则组成。虽然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共用某些抽象的道德观念,但是,不同的国家、社会、群体甚至个人对于特定事情是否是道德的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所依据的道德基础,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道德判断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是道德基础理论试图探讨的问题。Haidt认为,人类的道德包括伤害/关怀、公平/互惠、内群体/忠诚、权威/尊重和纯洁/神圣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道德领域各自有其进化的根源、诱发刺激和情绪反应,系由进化而来并作为各文化的道德借以发展的基础。道德五基础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五种道德基础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这一假设并未获得足够的实证研究支持。本研究试图通过三项实验室研究,验证上述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研究借鉴道德失败研究范式,分析某一道德基础的道德失败是否特异性地影响着个体对该道德基础的可提取性及其相应的道德判断的严厉程度。研究一采用词汇决定任务范式,探讨了道德失败对道德基础可提取性的作用模式。结果显示,个体在某一道德基础的道德失败会激活对该道德基础的可提取性,而不影响其他道德基础的可提取性。研究二探讨了道德失败对道...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道德基础理论的发展
1.1.1 公正道德取向
1.1.2 关怀道德取向
1.1.3 Shweder三种道德规范论
1.1.4 关系模式理论
1.1.5 道德五基础理论
1.2 道德五基础理论的研究概述
1.2.1 针对道德五基础的测量
1.2.2 道德五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1.2.3 道德切换
1.2.4 道德基础和其他心理结构的关系
1.3 道德认同的研究概述
2 研究构思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道德失败对道德基础可提取性的作用模式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1.4 讨论
3.2 研究二:道德失败对个体道德判断的领域特异性影响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3.3 研究三:道德认同对道德失败与道德判断的领域特异性调节作用研究
3.3.1 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3.3.2 研究方法
3.3.3 实验结果
3.3.4 讨论
4 总讨论
4.1 道德基础理论的验证
4.2 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分析
4.3 研究意义、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4.3.1 研究的意义
4.3.2 研究的不足
4.3.3 未来的研究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J]. 张彦彦,陈浩. 道德与文明. 2009(06)
硕士论文
[1]道德同一性和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D]. 许丽莎.杭州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615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道德基础理论的发展
1.1.1 公正道德取向
1.1.2 关怀道德取向
1.1.3 Shweder三种道德规范论
1.1.4 关系模式理论
1.1.5 道德五基础理论
1.2 道德五基础理论的研究概述
1.2.1 针对道德五基础的测量
1.2.2 道德五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1.2.3 道德切换
1.2.4 道德基础和其他心理结构的关系
1.3 道德认同的研究概述
2 研究构思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道德失败对道德基础可提取性的作用模式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1.4 讨论
3.2 研究二:道德失败对个体道德判断的领域特异性影响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3.3 研究三:道德认同对道德失败与道德判断的领域特异性调节作用研究
3.3.1 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3.3.2 研究方法
3.3.3 实验结果
3.3.4 讨论
4 总讨论
4.1 道德基础理论的验证
4.2 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分析
4.3 研究意义、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4.3.1 研究的意义
4.3.2 研究的不足
4.3.3 未来的研究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J]. 张彦彦,陈浩. 道德与文明. 2009(06)
硕士论文
[1]道德同一性和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D]. 许丽莎.杭州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6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4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