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
发布时间:2021-10-25 20:16
欺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识别欺骗则是人们的一项重要能力。研究表明,人们的欺骗识别能力仅仅略微高于随机水平。本文关注基于行为线索的欺骗识别研究。首先,介绍欺骗识别的准确率;然后,结合Brunswik的透镜模型从欺骗线索的有效性和欺骗线索的利用两方面分析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识别准确率的途径。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欺骗识别的准确率
3 欺骗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3.1 欺骗线索的有效性
3.1.1 非言语线索的有效性
3.1.2 言语线索的有效性
3.1.3 小结
3.2 欺骗线索的利用
3.2.1 错误的欺骗线索观念
3.2.2 内隐的欺骗线索知识
3.2.3 小结
3.3 Brunswik透镜模型框架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4 欺骗识别准确率的提高途径
4.1 策略性提问
4.2 增加认知负荷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谎与测真——从杜培武案谈“测谎”及其科学应用[J]. 范刚. 西部法学评论. 2019(01)
[2]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说谎研究中的应用[J]. 白学军,章鹏,张琪涵,宋璐,杨宇.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1)
[3]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J]. 梅宏玉,吴嵩. 心理科学进展. 2018(11)
[4]人格判断的透镜模型分析[J]. 陈少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8)
[5]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J]. 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6]说谎的非言语视觉线索[J]. 梁静,李开云,曲方炳,陈宥辛,颜文靖,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6)
[7]欺骗的神经机制和测谎应用:来自fMRI研究的证据[J]. 崔茜,蒋军,杨文静,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9)
[8]欺骗识别及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J]. 凤四海.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5)
[9]基于语言内容的谎言识别[J]. 吴嵩,金盛华,蔡頠,李绍颛.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3)
[10]测谎的ERP研究进展与趋势[J]. 胡晓晴,傅根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2)
本文编号:3458095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欺骗识别的准确率
3 欺骗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3.1 欺骗线索的有效性
3.1.1 非言语线索的有效性
3.1.2 言语线索的有效性
3.1.3 小结
3.2 欺骗线索的利用
3.2.1 错误的欺骗线索观念
3.2.2 内隐的欺骗线索知识
3.2.3 小结
3.3 Brunswik透镜模型框架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4 欺骗识别准确率的提高途径
4.1 策略性提问
4.2 增加认知负荷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谎与测真——从杜培武案谈“测谎”及其科学应用[J]. 范刚. 西部法学评论. 2019(01)
[2]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说谎研究中的应用[J]. 白学军,章鹏,张琪涵,宋璐,杨宇.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1)
[3]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J]. 梅宏玉,吴嵩. 心理科学进展. 2018(11)
[4]人格判断的透镜模型分析[J]. 陈少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8)
[5]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J]. 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6]说谎的非言语视觉线索[J]. 梁静,李开云,曲方炳,陈宥辛,颜文靖,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6)
[7]欺骗的神经机制和测谎应用:来自fMRI研究的证据[J]. 崔茜,蒋军,杨文静,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9)
[8]欺骗识别及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J]. 凤四海.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5)
[9]基于语言内容的谎言识别[J]. 吴嵩,金盛华,蔡頠,李绍颛.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3)
[10]测谎的ERP研究进展与趋势[J]. 胡晓晴,傅根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2)
本文编号:3458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5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