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特点与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15:43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问卷(PCQ-24)中文版在律师心理资本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并探讨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47名重庆律师作为被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PCQ-24)、职业倦怠量表(SCS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MBI-GS)作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各人口学变量在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性,并对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依据本研究结果及讨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重庆市律师的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年龄和工作年限上的差异;在应对方式上,男律师比女律师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在职业倦怠感上总体较低,律师工作比较积极。(2)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心理资本中的乐观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存在负相关,自我效能与低成就感存在负相关,心理资本总量表与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呈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职业...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资本
        2.1.1 心理资本的提出背景
        2.1.2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
        2.1.3 心理资本的内涵
        2.1.4 心理资本结构与测量
    2.2 应对方式
        2.2.1 应对与应对方式概念
        2.2.2 应对方式的结构与测量
    2.3 职业倦怠
        2.3.1 职业倦怠的概念
        2.3.2 职业倦怠的结构与测量
        2.3.3 律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2.4 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关系
        2.4.1 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4.2 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4.3 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5 已有研究总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思路
    3.4 研究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工具
        3.4.3 统计处理
4 研究一 量表的适合性检验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4.3.1 量表的信度
        4.3.2 量表的效度
5 研究二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特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律师心理资本调查结果
        5.3.2 律师应对方式调查结果
        5.3.3 律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6 研究三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6.3.2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6.3.3 律师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效应
7 讨论与分析
    7.1 心理资本问卷的适合性讨论
    7.2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现状讨论
        7.2.1 律师心理资本的现状讨论
        7.2.2 律师应对方式的现状讨论
        7.2.3 律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讨论
    7.3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讨论
        7.3.1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7.3.2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7.3.3 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效应关系
8 结论
9 研究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9.1 研究创新
    9.2 研究不足
    9.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及问题——基于北京市的个案研究[J]. 杨话,戴玥.  法制与社会. 2011(10)
[2]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 骆宏,赫中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0(10)
[3]青年律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 沈定成.  中国司法. 2010(08)
[4]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 赵简,张西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5]图书馆员的人格及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 刘方方.  图书情报工作. 2010(09)
[6]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潘清泉,周宗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07)
[7]劳教警察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和应付压力方式的关系[J]. 陈婧.  黑龙江史志. 2009(06)
[8]国家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人格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舟山市的调查[J]. 孙连荣,王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1)
[9]公务员职业倦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 韩阳,田琳琳.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11)
[10]公务员职业倦怠调查[J]. 成锡锋.  决策. 2008(05)

硕士论文
[1]论特殊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D]. 邢一艳.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公务员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 周秋蓉.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护士心理资本问卷的修订及其应用[D]. 赫中华.浙江理工大学 2011
[4]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结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王丹.辽宁师范大学 2008
[5]律师心理研究[D]. 闻风.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72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72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