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中Garner干扰效应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04:09
Garner快速分类范式作为一种专门考察信息交互与否的范式,近来被广泛用于研究面孔不同信息之间是独立加工还是交互加工,然而使用该范式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目前对于面孔识别领域中Garner干扰效应产生的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从加工方式的角度考察面孔识别领域中Garner干扰效应产生的条件,同时,对房子进行和面孔相对应的实验,验证面孔识别与物体识别中Garner干扰效应的产生机制是否相同。实验一初步考察面孔和物体识别中整体构形加工和局部成分加工是否产生干扰效应。面孔实验中要求被试进行脸型判断和五官判断,房子实验中要求被试进行房子形状判断和窗户形状判断,以此来引起整体构形加工和局部成分加工。结果发现无论是面孔还是物体,整体构形判断没有干扰效应,局部成分判断有干扰效应产生。实验二和实验三中分别采用倒置范式和合成脸范式,考察整体结构被破坏后,成分判断是否仍然产生干扰效应。结果发现无论是倒置条件还是合成脸范式中的非对齐条件,面孔五官判断都不再产生干扰效应,而房子窗户判断干扰效应始终存在,该结果说明面孔识别Garner干扰效应来自整体构形加工对局部成分加工的影响,而房子中干扰效应的产生机制与面孔并不...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引言
1 Garner快速分类范式的介绍
2 Garner范式在面孔识别领域的应用
2.1 身份加工和表情加工的关系
2.2 性别加工和表情加工的关系
2.3 视角加工和表情加工的关系
3 Garner干扰效应产生的原因
3.1 相对区分度及相对加工速度说
3.2 低区分度假说
3.3 加工方式说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1 问题的提出
1.1 面孔识别中Garner范式反应维度关系的有效性质疑
1.2 已有理论解释Garner干扰效应产生原因的不足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实验一
1.1 被试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设计
1.4 实验程序
1.5 实验结果
1.6 讨论
2 实验二
2.1 被试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
2.5 实验结果
2.6 讨论
3 实验三
3.1 被试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3.5 实验结果
3.6 讨论
4 实验四
4.1 被试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设计
4.4 实验程序
4.5 实验结果
4.6 讨论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总讨论
1.1 面孔整体构形加工无干扰效应产生
1.2 面孔局部成分加工产生干扰效应
1.3 面孔与物体干扰效应的不同来源
2 研究结论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 汪亚珉,黄雅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2]整体加工方式下面孔结构与特征关系[J]. 郭建伟,胡凤培,苏晓华,王笃明,王曦,葛列众. 心理学报. 2010(03)
[3]负性面部表情影响面孔身份识别的实验研究[J]. 汪亚珉,傅小兰. 人类工效学. 2007(03)
[4]区分度在面部表情与面孔身份识别交互中的作用[J]. 汪亚珉,傅小兰. 心理学报. 2007(02)
本文编号:3504258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引言
1 Garner快速分类范式的介绍
2 Garner范式在面孔识别领域的应用
2.1 身份加工和表情加工的关系
2.2 性别加工和表情加工的关系
2.3 视角加工和表情加工的关系
3 Garner干扰效应产生的原因
3.1 相对区分度及相对加工速度说
3.2 低区分度假说
3.3 加工方式说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1 问题的提出
1.1 面孔识别中Garner范式反应维度关系的有效性质疑
1.2 已有理论解释Garner干扰效应产生原因的不足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实验一
1.1 被试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设计
1.4 实验程序
1.5 实验结果
1.6 讨论
2 实验二
2.1 被试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
2.5 实验结果
2.6 讨论
3 实验三
3.1 被试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3.5 实验结果
3.6 讨论
4 实验四
4.1 被试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设计
4.4 实验程序
4.5 实验结果
4.6 讨论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总讨论
1.1 面孔整体构形加工无干扰效应产生
1.2 面孔局部成分加工产生干扰效应
1.3 面孔与物体干扰效应的不同来源
2 研究结论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 汪亚珉,黄雅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2]整体加工方式下面孔结构与特征关系[J]. 郭建伟,胡凤培,苏晓华,王笃明,王曦,葛列众. 心理学报. 2010(03)
[3]负性面部表情影响面孔身份识别的实验研究[J]. 汪亚珉,傅小兰. 人类工效学. 2007(03)
[4]区分度在面部表情与面孔身份识别交互中的作用[J]. 汪亚珉,傅小兰. 心理学报. 2007(02)
本文编号:3504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0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