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水平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0 09:57
为探讨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友谊质量量表(FQ)和网络社会支持量表(OSS)对来自河南省某3所高中的518名高一学生进行两年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2)青少年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呈逐步下滑趋势,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趋势则相对平稳;(3)友谊质量和网络社会支持均能分别解释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轨迹,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提供了有益建议。
【文章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
1.1 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
1.2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轨迹
1.3 线下人际关系与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关系
1.4 线上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关系
1.5 小结
2 研究方法
2.1 施测过程与被试
2.2 研究工具
2.2.1 公正世界信念
2.2.2 友谊质量
2.2.3 网络社会支持
2.3 统计方法
2.4 数据分析步骤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3.2 各变量描述统计结果
3.3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轨迹
3.4 友谊质量和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影响
4 讨论
4.1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趋势
4.2 友谊质量和网络社会支持对公正世界信念发
4.3 研究启示和意义
4.4 研究不足和展望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J]. 华销嫣,李玮玮,张羽,王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02)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J]. 张羽,李玮玮,罗玉晗,华销嫣,王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3]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王伟,王兴超,雷雳,付晓洁. 心理科学. 2017(04)
[4]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 吴旻,刘争光,梁丽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网络心理学:行为的重构[J]. 周宗奎,刘勤学.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6(03)
[6]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刘勤为,徐庆春,刘华山,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7]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J]. 崔曦曦,孙晓军,牛更枫.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3)
[8]公正世界信念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韧性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J]. 李雪平,李双双.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9]公正世界信念的文化差异[J]. 吴佩君,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1)
[10]学前儿童努力控制的发展轨迹与父母养育的关系:一项多水平分析[J]. 梁宗保,张光珍,邓慧华,宋媛,郑文明. 心理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 梁晓燕.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7084
【文章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
1.1 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
1.2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轨迹
1.3 线下人际关系与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关系
1.4 线上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关系
1.5 小结
2 研究方法
2.1 施测过程与被试
2.2 研究工具
2.2.1 公正世界信念
2.2.2 友谊质量
2.2.3 网络社会支持
2.3 统计方法
2.4 数据分析步骤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3.2 各变量描述统计结果
3.3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轨迹
3.4 友谊质量和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的影响
4 讨论
4.1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发展趋势
4.2 友谊质量和网络社会支持对公正世界信念发
4.3 研究启示和意义
4.4 研究不足和展望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J]. 华销嫣,李玮玮,张羽,王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02)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J]. 张羽,李玮玮,罗玉晗,华销嫣,王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3]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王伟,王兴超,雷雳,付晓洁. 心理科学. 2017(04)
[4]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 吴旻,刘争光,梁丽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网络心理学:行为的重构[J]. 周宗奎,刘勤学.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6(03)
[6]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刘勤为,徐庆春,刘华山,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7]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J]. 崔曦曦,孙晓军,牛更枫.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3)
[8]公正世界信念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韧性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J]. 李雪平,李双双.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9]公正世界信念的文化差异[J]. 吴佩君,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1)
[10]学前儿童努力控制的发展轨迹与父母养育的关系:一项多水平分析[J]. 梁宗保,张光珍,邓慧华,宋媛,郑文明. 心理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 梁晓燕.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7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0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