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预测受虐儿童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加工
发布时间:2021-11-20 05: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心理弹性的受虐儿童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加工特点。方法使用杨世昌儿童受虐筛查自编问卷从遵义市某小学筛选出90名被试,分为受虐儿童和非受虐儿童,再使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将受虐和非受虐儿童再分别分为高、低心理弹性两组,然后让他们完成点探测任务。结果心理弹性的人际协助可以正向预测受虐儿童对愉快面孔以及愤怒作为无效线索时的反应速度,而家庭支持维度可以正向预测非受虐儿童对愉快面孔的反应速度。结论尽管受虐儿童的家庭支持水平极低,但是家庭环境之外的人际协助可以预测受虐儿童对情绪刺激的认知加工。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46(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实验材料
1.2.3 实验程序
2 结果
2.1 心理弹性量表
2.2 反应时
2.3 心理弹性对不同情绪条件下反应时的预测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J]. 杨勇涛,刘运洲,孙延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2]心理弹性、性别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基于情绪Stroop的实验研究[J]. 史雅静,张灵聪,武海英.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3]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与焦虑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分析[J]. 朱茂玲,徐晓叶楠,林丹华. 中国特殊教育. 2013(10)
[4]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胡月琴,甘怡群. 心理学报. 2008(08)
[5]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J].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02)
本文编号:3506634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46(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实验材料
1.2.3 实验程序
2 结果
2.1 心理弹性量表
2.2 反应时
2.3 心理弹性对不同情绪条件下反应时的预测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J]. 杨勇涛,刘运洲,孙延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2]心理弹性、性别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基于情绪Stroop的实验研究[J]. 史雅静,张灵聪,武海英.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3]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与焦虑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分析[J]. 朱茂玲,徐晓叶楠,林丹华. 中国特殊教育. 2013(10)
[4]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胡月琴,甘怡群. 心理学报. 2008(08)
[5]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J].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02)
本文编号:3506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0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