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网络受欺负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11-21 04:30
  本研究在一般压力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自伤行为问卷、社会排斥问卷和负性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网络受欺负、社会排斥、负性情绪和自伤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受欺负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首先,网络受欺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其次,网络受欺负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再次,网络受欺负通过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伤行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受欺负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提供了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网络受欺负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排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脑机制[J]. 彭苏浩,陶丹,冷玥,邓慧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9)
[2]父母关爱缺乏与留守青少年自伤:消极情绪的中介和学校联结的调节[J]. 向伟,肖汉仕,王玉龙.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7)
[3]同伴拒绝对抑郁的影响:感恩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 侯金芹.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7)
[4]从受欺负到网上欺负他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朱晓伟,周宗奎,褚晓伟,雷玉菊,范翠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3)
[5]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信任的作用[J]. 贾彦茹,张守臣,金童林,张璐,赵思琦,李琦.  心理科学. 2019(03)
[6]社会排斥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张桂平,刘玥.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3)
[7]中学生校园被欺凌行为、情绪行为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J]. 陈小龙,唐寒梅,邹仪瑄,杨丽霞,傅树坚,章利明,胡旺,詹文韵,黄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8]欺凌行为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Meta分析[J]. 唐寒梅,陈小龙,卢飞腾,傅燕艳,胡旺,詹文韵,黄鹏.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07)
[9]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后果及教育对策[J]. 范翠英,汪倩倩,褚晓伟,滕妍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03)
[10]家庭不良教养方式对自伤行为的影响: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J]. 邝立平,何秀梅,祖思萌,冯现刚.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

硕士论文
[1]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D]. 冯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8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08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