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睡眠产生的酝酿效应
发布时间:2022-01-17 15:03
酝酿是指暂时搁置尚未能解决的问题,直到再次面对这个问题的过程。酝酿效应是指这个过程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的积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酝酿效应不仅存在于常规性问题中,对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同样有积极影响。前人发现酝酿时间的长短会影响酝酿效应大小,如Goldman等探究0秒,20分钟和24小时的酝酿对解决字谜任务的影响,发现原本未能解决的字谜,经过酝酿过后,24小时组的成绩显著的好于0秒组;而20分钟组的成绩并不比0秒的好。因而认为长时间的酝酿能更好的促进字谜问题的解决。只是目前研究的多是清醒状态下的酝酿效应,尚未探究酝酿状态对酝酿效应的影响。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机体生存,也对维持注意、巩固记忆、促进顿悟等认知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创新作为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历来备受重视。有研究已发现睡眠与创造性之间具有正相关,且Wanger等人的研究更是表明睡眠可以强有力的促进顿悟的获得。然而,对于睡眠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解决的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假设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酝酿状态会对酝酿效应的大小产生影响。期望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对于清醒状态的酝酿和剥夺状态的酝...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酝酿效应及相关研究
1.1.1 酝酿效应
1.1.2 酝酿效应的相关研究
1.1.3 酝酿效应的产生机制
1.2 睡眠及相关研究
1.2.1 睡眠的基本概念
1.2.2 睡眠与创造性的相关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实验方法
2.3.1 被试
2.3.2 实验材料
2.4 实验设计
2.5 实验程序
2.6 仪器和设备
3 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J]. 毛薇,王玉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10)
[2]基于酝酿现象的无意识思维心理加工机制[J]. 陈虹,原献学.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3]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J]. 李洋,王得春,胡志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11)
硕士论文
[1]睡眠对于记忆巩固的影响[D]. 高妍.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无意识思维在酝酿效应中的作用[D]. 邓杉.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4943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酝酿效应及相关研究
1.1.1 酝酿效应
1.1.2 酝酿效应的相关研究
1.1.3 酝酿效应的产生机制
1.2 睡眠及相关研究
1.2.1 睡眠的基本概念
1.2.2 睡眠与创造性的相关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实验方法
2.3.1 被试
2.3.2 实验材料
2.4 实验设计
2.5 实验程序
2.6 仪器和设备
3 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J]. 毛薇,王玉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10)
[2]基于酝酿现象的无意识思维心理加工机制[J]. 陈虹,原献学.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3]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J]. 李洋,王得春,胡志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11)
硕士论文
[1]睡眠对于记忆巩固的影响[D]. 高妍.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无意识思维在酝酿效应中的作用[D]. 邓杉.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4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9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