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在认同整合与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2-01-23 23:21
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我国西北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探讨双文化认同整合对创造力的影响以及人格开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双文化认同整合的和谐-冲突维度能显著正向预测创造力,但混合-区分维度对创造力预测不显著;人格开放性在双文化认同整合的和谐-冲突维度与创造力的新颖性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即对于人格开放性高的个体而言,无论其双文化认同整合的程度高低,个体都表现出较高的创造力;但对于低人格开放性个体来说,随着双文化认同整合程度的提高,其创造力的新颖性也随之提高。本研究说明,双文化个体对两种文化认同整合良好时有助于提高创造力,且人格开放性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可以从二元文化的认同整合视角和人格开放性的培养方面提升少数民族的创造力。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42(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BII和谐-冲突与人格开放性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文化经历促进创造力[J]. 黄林洁琼,刘慧瀛,安蕾,刘亚楠,张舒,金彩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8)
[2]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的关系:辩证性自我的中介作用[J]. 杨晓莉,闫红丽,刘力. 心理科学. 2015(06)
[3]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梁东梅,李霓霓. 心理科学. 2015(03)
[4]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倾向的相关研究[J]. 李婷婷,付秋芳,傅小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02)
[5]客观化创造力测量工具:《中文远距联想测验》编制[J]. 李良敏,罗玲玲,刘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种取向[J]. 贾绪计,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7]创造力研究新进展: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J]. 杨阳,万明钢.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05)
[8]留学经验与艺术创造力[J]. 衣新发,林崇德,蔡曙山,黄四林,陈桄,罗良,唐敏. 心理科学. 2011(01)
[9]创造性研究的有效工具——远距离联想测验(RAT)[J]. 王烨,余荣军,周晓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6)
硕士论文
[1]个体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情绪与人格[D]. 李爽.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大五人格量表(IPIP NEO-PI-R)的初步修订[D]. 张晓楠.扬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5357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42(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BII和谐-冲突与人格开放性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文化经历促进创造力[J]. 黄林洁琼,刘慧瀛,安蕾,刘亚楠,张舒,金彩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8)
[2]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的关系:辩证性自我的中介作用[J]. 杨晓莉,闫红丽,刘力. 心理科学. 2015(06)
[3]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梁东梅,李霓霓. 心理科学. 2015(03)
[4]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倾向的相关研究[J]. 李婷婷,付秋芳,傅小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02)
[5]客观化创造力测量工具:《中文远距联想测验》编制[J]. 李良敏,罗玲玲,刘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种取向[J]. 贾绪计,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7]创造力研究新进展: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J]. 杨阳,万明钢.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05)
[8]留学经验与艺术创造力[J]. 衣新发,林崇德,蔡曙山,黄四林,陈桄,罗良,唐敏. 心理科学. 2011(01)
[9]创造性研究的有效工具——远距离联想测验(RAT)[J]. 王烨,余荣军,周晓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6)
硕士论文
[1]个体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情绪与人格[D]. 李爽.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大五人格量表(IPIP NEO-PI-R)的初步修订[D]. 张晓楠.扬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5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0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