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毒品强戒者对毒品信息的注意瞬脱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22:03
注意偏向是物质成瘾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导致药物成瘾者产生复吸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关于成瘾人员的研究发现,药物成瘾人员对药物相关线索存在注意偏向。已有研究大多数采用点探测、视觉搜索范式和空间线索提示范式等范式来探究空间注意偏向,考察外源性线索或者外周线索对成瘾人员注意偏向的影响;而对时间维度上注意偏向(即注意瞬脱)的研究还比较少。另外,大多数研究都是对成瘾者进行研究,对已经在生理上戒除成瘾的个体(强戒者)研究较少。对强戒人员基于时间特点的注意偏向研究,可以为强戒者的基于认知训练的矫正方法提供依据,以降低复吸概率。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范式,通过两项实验对女性毒品强戒者的注意瞬脱进行研究。实验一探究毒品和中性的T2对强戒组和控制组被试的注意瞬脱的影响,并同时考察T2类型是否会对T1的识别产生干扰。实验采用2(T2类型:中性,毒品)×4(lag:2,3,4,7)×2(组别:强戒组,控制组)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与中性目标相比,当第二个目标刺激(T2)为毒品相关线索时,强戒组的注意瞬脱比控制组减弱了,结果表明成瘾戒除者对毒品刺激仍然具有注意偏向。另外,对T2的正确识别不...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一RSVP范式流程图
图 3-2 lag 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图 3-3 T2 类型与组别的交互作用 图 3-4 T2 类型与 lag 的交互作用.3.3 强戒组和控制组 T1 的正确率分析对 T1 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63)=6.54,p<0.0
11图 3-3 T2 类型与组别的交互作用 图 3-4 T2 类型与 lag 的交互作用3.3.3 强戒组和控制组 T1 的正确率分析对 T1 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63)=6.54,p<0.05,η2P=094),对比于控制组,强戒组的正确率更低。没有发现其它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ps>0.05)(见表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J]. 贾磊,张常洁,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6(02)
[2]注意瞬脱效应的个体差异[J]. 陈江涛,唐丹丹,刘聪丛,陈安涛.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3]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J]. 张禹,罗禹,赵守盈,陈维,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7)
[4]海洛因依赖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J]. 杨玲,张建勋,赵鑫.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2)
[5]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述评[J]. 陈宏,王苏妍.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2)
[6]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J]. 戴珅懿,马庆国,王小毅. 心理科学. 2011(06)
[7]吸烟者对香烟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研究述评[J]. 王钢,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8]注意瞬脱范式中的知觉负载对情绪面孔加工的影响[J]. 叶榕,余凤琼,蒋玉宝,汪凯. 心理学报. 2011(05)
[9]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J]. 张明,王凌云.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1)
[10]海洛因戒除者对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J]. 沈模卫,朱海燕,张锋,李鹏. 心理科学. 2006(06)
博士论文
[1]面孔认知加工中的注意瞬脱效应:基于表情和熟悉性的考察[D]. 段海军.陕西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单序列与多序列RSVP范式下表情面孔对注意瞬脱的对抗效应[D]. 张家苗.广西师范大学 2015
[2]手机成瘾大学生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武晓锐.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消极情绪刺激和焦虑状态对注意瞬脱的影响[D]. 武文佼.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注意负荷对负性情绪信息识别的注意瞬脱效应的影响[D]. 陶思情.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毒品相关信息对男性海洛因成瘾者注意瞬脱的影响[D]. 李毅.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戒断期药物成瘾者的冲动性与渴求的关系—行为与脑机制研究[D]. 杨志林.西南大学 2014
[7]烟草依赖者认知特点的干预研究[D]. 郭春艳.新疆师范大学 2013
[8]知觉负载对情绪词语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的影响机制[D]. 孙晓.西南大学 2013
[9]快速序列呈现范式下情绪刺激的加工机制[D]. 李肖.西南大学 2013
[10]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D]. 李海江.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7379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一RSVP范式流程图
图 3-2 lag 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图 3-3 T2 类型与组别的交互作用 图 3-4 T2 类型与 lag 的交互作用.3.3 强戒组和控制组 T1 的正确率分析对 T1 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63)=6.54,p<0.0
11图 3-3 T2 类型与组别的交互作用 图 3-4 T2 类型与 lag 的交互作用3.3.3 强戒组和控制组 T1 的正确率分析对 T1 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63)=6.54,p<0.05,η2P=094),对比于控制组,强戒组的正确率更低。没有发现其它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ps>0.05)(见表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J]. 贾磊,张常洁,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6(02)
[2]注意瞬脱效应的个体差异[J]. 陈江涛,唐丹丹,刘聪丛,陈安涛.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3]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J]. 张禹,罗禹,赵守盈,陈维,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7)
[4]海洛因依赖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J]. 杨玲,张建勋,赵鑫.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2)
[5]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述评[J]. 陈宏,王苏妍.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2)
[6]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J]. 戴珅懿,马庆国,王小毅. 心理科学. 2011(06)
[7]吸烟者对香烟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研究述评[J]. 王钢,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8]注意瞬脱范式中的知觉负载对情绪面孔加工的影响[J]. 叶榕,余凤琼,蒋玉宝,汪凯. 心理学报. 2011(05)
[9]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J]. 张明,王凌云.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1)
[10]海洛因戒除者对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J]. 沈模卫,朱海燕,张锋,李鹏. 心理科学. 2006(06)
博士论文
[1]面孔认知加工中的注意瞬脱效应:基于表情和熟悉性的考察[D]. 段海军.陕西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单序列与多序列RSVP范式下表情面孔对注意瞬脱的对抗效应[D]. 张家苗.广西师范大学 2015
[2]手机成瘾大学生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武晓锐.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消极情绪刺激和焦虑状态对注意瞬脱的影响[D]. 武文佼.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注意负荷对负性情绪信息识别的注意瞬脱效应的影响[D]. 陶思情.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毒品相关信息对男性海洛因成瘾者注意瞬脱的影响[D]. 李毅.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戒断期药物成瘾者的冲动性与渴求的关系—行为与脑机制研究[D]. 杨志林.西南大学 2014
[7]烟草依赖者认知特点的干预研究[D]. 郭春艳.新疆师范大学 2013
[8]知觉负载对情绪词语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的影响机制[D]. 孙晓.西南大学 2013
[9]快速序列呈现范式下情绪刺激的加工机制[D]. 李肖.西南大学 2013
[10]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D]. 李海江.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7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0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