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17 16:15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在恋爱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手机依赖在人格特质中的差异显示,精神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倾性在恋爱人群、年级中差异显著。在社会支持上的总分上,恋爱人群显著高于非恋爱人群、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手机依赖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存在正相关,与外倾性、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向相关。社会支持与外向型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在精神质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文章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40(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
    (一) 对象
    (二) 工具
        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三) 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1.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差异
        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差异
        3.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差异
        4.恋爱与非恋爱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差异
    (二) 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三) 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手机依赖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王建东.  皖西学院学报. 2016(05)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影响[J]. 杨通华,魏杰,刘平,张胜洪,郑勤妮,何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2)
[3]90后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冯桂梅,王晓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5(25)
[4]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 李腾飞,张良.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5(01)
[5]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 王欢,黄海,吴和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3)
[6]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 黄海,余莉,郭诗卉.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4)
[7]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J]. 杜立操,梁杰华.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2)
[8]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 熊婕,周宗奎,陈武,游志麒,翟紫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3)
[9]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J]. 孙玲,汤效禹.  咸宁学院学报. 2011(05)
[10]手机依赖综合征[J]. 师建国.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0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 刘鹏.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 丁维.广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9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29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