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将使他人受益而行动者本人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愿行为。本研究编制了网络亲社会动机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成就动机、积极体验动机、责任规范动机、群体归属动机、互惠动机五个维度,并通过同质性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保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人际反应量表和自编问卷对网络亲社会行为、动机、共情、时间代价评估和能力资源评估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网络亲社会动机能显著预测网络亲社会行为,责任规范动机和互惠动机是引起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不同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主导动机存在差异;(2)共情通过影响网络亲社会动机间接影响网络亲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动机在共情与网络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能力资源评估既能直接影响网络亲社会行为,也能通过影响网络亲社会动机间接影响网络亲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动机在能力资源评估与网络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能力资源评估对共情和网络亲社会动机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能力资源评估低的大学生,共情对网络亲社会动机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网络亲社会行为 网络亲社会动机 共情 时间代价评估 能力资源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3
- 1.1 问题提出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意义12-13
- 1.4.1 理论意义12
- 1.4.2 实践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理论13-14
- 2.1.1 社会交换理论13
- 2.1.2 社会规范理论13
- 2.1.3 共情-利他主义理论13-14
- 2.1.4 Eisenberg的亲社会行为理论14
- 2.2 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14-15
- 2.3 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5-21
- 2.3.1 共情15-17
- 2.3.2 动机17-18
- 2.3.3 认知18
- 2.3.4 人格18-19
- 2.3.5 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旁观者效应19
- 2.3.6 现实亲社会行为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19-21
- 3 网络亲社会动机问卷的编制21-35
- 3.1 概念界定21
- 3.2 实施访谈21-22
- 3.2.1 访谈对象21
- 3.2.2 访谈提纲21
- 3.2.3 访谈结果分析21-22
- 3.3 初测问卷形成22-23
- 3.4 实施初测23-24
- 3.5 初测结果分析24-29
- 3.5.1 描述性分析24-25
- 3.5.2 项目区分度25
- 3.5.3 项目分与总分的相关25-26
- 3.5.4 探索性因素分析26-29
- 3.6 信效度检验29-34
- 3.6.1 同质信度29
- 3.6.2 结构效度29-34
- 3.7 小结34-35
- 4 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35-53
- 4.1 研究假设35-36
- 4.2 研究方法36-37
- 4.2.1 被试36
- 4.2.2 测量工具36-37
- 4.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分析37
- 4.3 结果与分析37-49
- 4.3.1 测量工具适用性检验37
- 4.3.2 描述性统计结果37-38
- 4.3.3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38-41
- 4.3.4 网络亲社会行为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41-42
- 4.3.5 网络亲社会行为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42-44
- 4.3.6 网络亲社会动机的中介作用44-47
- 4.3.7 时间代价评估和能力资源评估的调节作用47-49
- 4.4 讨论49-53
- 4.4.1 性别、上网时长对共情、网络亲社会动机和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49
- 4.4.2 动机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49-50
- 4.4.3 共情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50-51
- 4.4.4 时间代价评估和能力资源评估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51
- 4.4.5 共情、动机、能力资源评估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51-53
- 5 总结与展望53-56
- 5.1 研究结论53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53-54
- 5.2.1 研究的创新53-54
- 5.2.2 研究的不足54
- 5.3 未来研究展望54-56
- 5.3.1 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54
- 5.3.2 开展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纵向研究54-55
- 5.3.3 探索网络与现实亲社会行为的关系55
- 5.3.4 探索网络亲社会行为与网络失范行为的关系55-56
- 参考文献56-61
- 附录61-67
- 附录1 网络亲社会动机初始问卷项目61-63
- 附录2 网络亲社会动机正式问卷项目63-64
- 附录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项目64-65
- 附录4 DAVIS人际反应量表项目65-66
- 附录5 时间代价和能力资源主观评估题目66-67
- 个人简介67-68
- 导师简介68-69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兴涛,张智,任旭林;儿童亲社会行为新近研究述评及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2002年03期
2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
3 寇_g,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4 吕哲委;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胡金生,杨丽珠;当前日本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动向[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6 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赵章留,安桂玲;4~6年级儿童对自己和同伴亲社会行为的评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8 朱丹,李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9 宗爱东;;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高树昱;李庆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趋势[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寇_g;;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赵璇;周治金;;移情和道德感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孙卉;家庭因素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陈军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N];汕尾日报;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刘国芳 中央财经大学 辛自强;经济人信念破坏信任[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宋平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情的界定及其测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福兰;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N];光明日报;2012年
9 赵建军;从容走向未来的行为密码[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晓贤;儿童内疚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发展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彤;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金梅;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程
本文编号:368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