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厌恶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效度和信度
发布时间:2022-12-08 00:05
目的:检验自我厌恶量表中文版(SDS-C)在我国大学生中的因子结构、效标效度和信度。方法:524名大学生完成SDS-C、自尊量表(SES)、自我和谐量表(SCCS)、特质愤怒量表(TAS)、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及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认知方式问卷(CSQ)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测试;两周后方便抽取87名大学生完成SDS-C重测。结果:(1)平行分析结果提示SDS-C在大学生中为单因子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提示,单因子结构各条目因子负荷在0.39-0.71之间,除外条目17因子负荷为0.28(<0.30);(2)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比较原量表2因子结构和删除条目17后的单因子结构模型拟合指标和2因子模型因子间相关系数,结果显示2个因子模型拟合指标结果类似,但2因子模型2个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94,提示单因子模型拟合数据更为合理且简约;(3)效标效度:SDS-C总分与SES总分呈高度负相关,与SCCS自我与经验之间不和谐维度呈中等正相关(,),与TAS、BDI-Ⅱ-C及系列不良认知量表(DAS总分、CSQ内化维度和CERQ自我责难分量表)得分均呈低的正相...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2.1 自我厌恶量表中文版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elf-Disgust Scale, SDS-C)
1.2.2 Rosenberg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1.2.3 自我和谐量表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SCCS)
1.2.4 特质愤怒量表 (Trait Anger Scale, TAS)
1.2.5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in Chinese Version, BDI-II-C)
1.2.6 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cale, DAS)
1.2.7 认知方式问卷 (Cognitive Style Question-naire, CSQ)
1.2.8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CERQ)
1.3 分析步骤和统计方法
1.3.1 因子结构
1.3.2 分析方法和软件
2 结果
2.1 因子结构探索分析
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2.3 效标效度
2.4 信度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J]. 杨文辉,吴多进,彭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2]认知方式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试用[J]. 邹涛,姚树桥,朱熊兆,ABELA John RZ,AUERBACH Randy P.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2)
[3]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J]. 刘惠军,高红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1)
[4]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在青少年中的试用[J]. 蔡琳,朱熊兆,彭素芳,钟明洁,张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
[5]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 杨烨,王登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09)
[6]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 朱熊兆,罗伏生,姚树桥,Randy P.Auerbach,JohnR.Z.Abela.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2)
[7]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 王登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01)
本文编号:371313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2.1 自我厌恶量表中文版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elf-Disgust Scale, SDS-C)
1.2.2 Rosenberg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1.2.3 自我和谐量表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SCCS)
1.2.4 特质愤怒量表 (Trait Anger Scale, TAS)
1.2.5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in Chinese Version, BDI-II-C)
1.2.6 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cale, DAS)
1.2.7 认知方式问卷 (Cognitive Style Question-naire, CSQ)
1.2.8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CERQ)
1.3 分析步骤和统计方法
1.3.1 因子结构
1.3.2 分析方法和软件
2 结果
2.1 因子结构探索分析
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2.3 效标效度
2.4 信度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J]. 杨文辉,吴多进,彭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2]认知方式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试用[J]. 邹涛,姚树桥,朱熊兆,ABELA John RZ,AUERBACH Randy P.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2)
[3]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J]. 刘惠军,高红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1)
[4]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在青少年中的试用[J]. 蔡琳,朱熊兆,彭素芳,钟明洁,张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
[5]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 杨烨,王登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09)
[6]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 朱熊兆,罗伏生,姚树桥,Randy P.Auerbach,JohnR.Z.Abela.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2)
[7]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 王登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01)
本文编号:3713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1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