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倾向者积极未来想象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12:54
目的:探讨积极未来想象干预对个体积极情绪、对未来的预期和情绪敏感性的影响,并考察积极未来想象干预对于改善抑郁倾向个体的症状和未来预期等方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前测-干预-后测”这一模式进行。被试分为实验组43人,控制组43人。根据被试在前测BDI量表中的得分,进一步区分出高(BDI分数>=14)、低(BDI分数<=4)抑郁倾向者,得到三组:高抑郁倾向实验组、高抑郁倾向控制组、低抑郁倾向者控制组。干预连续7天,每天30分钟。实验组干预采用最好可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干预方式,被试需要对未来理想的自己进行想象,并在30分钟内写下未来理想自己的情况;控制组要求被试在30分钟内回忆并写下过去一天自己所做的事情。前测和后测中同时使用量表和实验方式进行测量。使用的量表包括:贝克抑郁量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正性负性信息注意量表、贝克绝望量表等。本研究中包括两个客观的认知实验测量:(1)使用未来事件可能性评估任务,对被试的未来想象进行考察。包括四类未来事件:与个人目标相关的未来积极事件、与个人目标无关的未来积极事件、与个人目标相关的未来消极事件、与...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抑郁者积极和消极未来想象异常的研究
1.3 积极未来想象的重要性
1.4 积极未来想象干预的研究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所用量表
3.3 实验材料
3.3.1 未来事件可能性评估LEM实验材料
3.3.2 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
3.4 实验设计
3.4.1 未来事件可能性评估LEM实验设计
3.4.2 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设计
3.5 实验过程
3.6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量表结果
4.2 未来可能性事件评估结果
4.3 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结果
4.4 量表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关
4.4.1 量表结果与LEM实验结果的相关
4.4.2 量表结果与情绪敏感性实验结果的相关
4.5 抑郁程度高低分组的结果
4.5.1 分组后的量表结果
4.5.2 分组后的LEM实验结果
4.5.3 分组后的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结果
5 讨论
5.1 BPS干预对抑郁倾向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5.2 BPS干预对抑郁倾向者积极未来想象的作用
5.3 BPS干预对抑郁倾向者情绪识别敏感性的作用
5.4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5.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贝克抑郁量表(BDI)
附录2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
附录3 幸福感指数量表(IWB)
附录4 正性负性信息注意量表(APNI)
附录5 贝克绝望量表(BHS)
附录6 LEM实验用到的句子材料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焦点解决教练干预职业倦怠护士情绪和自我认知的随机对照研究[J]. 骆宏,刘宏艳,岳蕾,曹琳颖,胡治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10)
[2]个人目标相关性对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影响[J]. 胡治国,陈静,吴惠君,Georg Northoff. 心理学报. 2019(01)
[3]抑郁人群想象未来的异常[J]. 陈静,胡治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1)
[4]想象未来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在自杀中的作用[J]. 郑丽,胡治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5]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1)
本文编号:3726181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抑郁者积极和消极未来想象异常的研究
1.3 积极未来想象的重要性
1.4 积极未来想象干预的研究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所用量表
3.3 实验材料
3.3.1 未来事件可能性评估LEM实验材料
3.3.2 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
3.4 实验设计
3.4.1 未来事件可能性评估LEM实验设计
3.4.2 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设计
3.5 实验过程
3.6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量表结果
4.2 未来可能性事件评估结果
4.3 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结果
4.4 量表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关
4.4.1 量表结果与LEM实验结果的相关
4.4.2 量表结果与情绪敏感性实验结果的相关
4.5 抑郁程度高低分组的结果
4.5.1 分组后的量表结果
4.5.2 分组后的LEM实验结果
4.5.3 分组后的情绪人脸识别敏感性实验结果
5 讨论
5.1 BPS干预对抑郁倾向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5.2 BPS干预对抑郁倾向者积极未来想象的作用
5.3 BPS干预对抑郁倾向者情绪识别敏感性的作用
5.4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5.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贝克抑郁量表(BDI)
附录2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
附录3 幸福感指数量表(IWB)
附录4 正性负性信息注意量表(APNI)
附录5 贝克绝望量表(BHS)
附录6 LEM实验用到的句子材料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焦点解决教练干预职业倦怠护士情绪和自我认知的随机对照研究[J]. 骆宏,刘宏艳,岳蕾,曹琳颖,胡治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10)
[2]个人目标相关性对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影响[J]. 胡治国,陈静,吴惠君,Georg Northoff. 心理学报. 2019(01)
[3]抑郁人群想象未来的异常[J]. 陈静,胡治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1)
[4]想象未来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在自杀中的作用[J]. 郑丽,胡治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5]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1)
本文编号:3726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2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