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蒙汉大学生情绪性图片工作记忆的再认容量与时效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2-06 16:14
  情绪性工作记忆(emotional working memory)指的是基于带有情绪色彩的情绪事件的一种工作记忆,它属于工作记忆且是工作记忆一种特殊的形式,是在事件诱发情绪状态下对带有情绪色彩的事件信息的编码保持,以及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刚刚发生的情绪性事件信息的提取。 现今幸福心里学研究领域的学者认为,情绪性工作记忆对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形成幸福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个体对于生活环境中发生情绪性事件会产生即时性的情绪评价形成情绪性工作记忆,而形成的情绪性工作记忆经过认知抽象的过程进入到长时记忆,积极的抽象结果即是幸福体验,它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后来的行为表达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蒙古民族具有的乐观开朗,性格豁达的民族特性直接反应在蒙古民族较强的幸福感上,而幸福感又是由情绪性工作记忆的即用效用和回忆效用以及群体文化传统所共同决定的。而以往的研究中普遍认为蒙汉民族之间幸福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造成的。但笔者认为造就了这种民族间幸福感差异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蒙古民族相对于汉族具有不同的神经生理结构,尤其是情绪性工作记忆活动相关的脑区,按照Bradburn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情绪性工作记忆研究综述
    1.1 情绪性工作记忆定义
    1.2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相关研究及理论
        1.2.1 Bower 的语义连结网络模型
        1.2.2 Lang 的生物性信息模型
        1.2.3 Leventhal 加工层次模型
        1.2.4 Teasdale 整合认知模型
    1.3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
        1.3.1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脑系统
        1.3.2 工作记忆与情绪性工作记忆的神经系统区别
        1.3.3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 ERPS 研究
    1.4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
        1.4.1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外显性研究范式
        1.4.2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任务分离范式
        1.4.3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学习——再认范式
        1.4.4 情绪性工作记忆的 RSVP(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
    1.5 研究不足
2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1.1 相关依据
        2.1.2 具体问题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的选取
        2.2.2 情绪性图片的选取
        2.2.3 施测的过程
3 结果
    3.1 蒙汉大学生对含有正、负与中性情绪效价信息的工作记忆即时再认容量
    3.2 蒙汉大学生对含有正、负与中性情绪效价信息工作记忆的延时再认容量
    3.3 蒙汉大学生工作记忆容量再认的比较
    3.4 蒙汉大学生情绪性信息工作记忆遗忘进程曲线
4 讨论
5 结论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价值与创新
    6.2 研究的局限与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情绪主观感受调查报告
    附录 2 不同类型的情绪图片
    附录 3 实验后交互作用的分析
致谢



本文编号:3736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36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