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06 18:23
延迟满足专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信念、情绪、意图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和心理理论之间是平行发展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参照米歇尔(1970)的自我延迟满足范式进行改编,考察147名3-5岁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奖励物的喜欢程度、奖励数量、奖励时间对延迟满足的影响,其次采用经典的外表—现实任务、地点转移任务以及借鉴刘国雄和方富熹(2007)的愿望、情绪理解任务,考察了儿童对愿望、错误信念、情绪的理解。得出如下结果:(1)3-5岁儿童的延迟满足时间年龄差异显著,4、5岁儿童延迟时间显著长于3岁儿童。(2)3-4岁儿童面对奖励数量较多的奖励物延迟时间显著长于面对奖励数量较少的奖励物,面对特别喜欢的奖励物的延迟时间显著长于面对喜欢的奖励物。(3)奖励数量差异在4岁儿童身上和特别喜欢程度上显著,当4岁儿童面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奖励物时,奖励数量为3时其延迟满足时间更长。年龄差异在奖励数量为3和特别喜欢程度上显著,当奖励数量...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延迟满足
1.1.1 延迟满足的产生与发展
1.1.2 延迟满足研究的实验范式
1.1.3 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
1.2 心理理论
1.2.1 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1.2.2 儿童对愿望认知的发展
1.2.3 儿童对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1.2.4 儿童对情绪认知的发展
1.3 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
2 总体研究思路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方案
2.4.1 研究设计
2.4.2 实验材料
2.4.3 实验程序
2.4.4 结果处理
2.5 研究假设
3 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取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程序
3.2.5 记分与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3.3.2 喜欢程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3.3 奖励数量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3.4 得奖与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3.4.2 喜欢程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3 奖励数量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4 得奖与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5 奖励时间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5 结论
4 心理理论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选取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程序
4.2.5 记分与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年龄特点
4.3.2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4 讨论
4.4.1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年龄特点
4.4.2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5 结论
5 综合分析与讨论
5.1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5.2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6 总结论与创新
6.1 总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心理理论测试的部分图片
附录B:奖励时间为5分钟组的实验指导语
致谢
本文编号:3736388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延迟满足
1.1.1 延迟满足的产生与发展
1.1.2 延迟满足研究的实验范式
1.1.3 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
1.2 心理理论
1.2.1 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1.2.2 儿童对愿望认知的发展
1.2.3 儿童对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1.2.4 儿童对情绪认知的发展
1.3 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
2 总体研究思路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方案
2.4.1 研究设计
2.4.2 实验材料
2.4.3 实验程序
2.4.4 结果处理
2.5 研究假设
3 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取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程序
3.2.5 记分与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3.3.2 喜欢程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3.3 奖励数量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3.4 得奖与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3.4.2 喜欢程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3 奖励数量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4 得奖与否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4.5 奖励时间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3.5 结论
4 心理理论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选取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程序
4.2.5 记分与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年龄特点
4.3.2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4 讨论
4.4.1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年龄特点
4.4.2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5 结论
5 综合分析与讨论
5.1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5.2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6 总结论与创新
6.1 总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心理理论测试的部分图片
附录B:奖励时间为5分钟组的实验指导语
致谢
本文编号:3736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3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