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基于儒家文化的积极人格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19:22
  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时至今日,这些人格品质对个体未来的发展依然起着重要作用。当下不少研究生因学业、人际关系处理、压力应对、个人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而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对身边的人产生怀疑,对人生目标和方向感到迷茫,对集体活动不再热心,失去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重拾儒家文化,大力提升其积极人格,可起到对症下药、振聋发聩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和继续深造,也有利于他们顺利地步入社会,发挥所长。实际上,对于不同人口变量条件下的研究生,其在积极人格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基于此,本文对儒家文化中积极人格的调查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展开了分析。本文提取儒家文化中的积极人格,利用实证方式分析研究生积极人格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对积极人格各因子平均值进行分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诚信>移情>乐观>合作,可见研究生主要将诚信置于首要位置,而且为人通情达理,愿意与他人进行合作,具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2)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均对研究生积极人格...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积极人格概述
    1.2 中国儒家文化的概述
    1.3 社会适应性的有关研究
    1.4 积极人格、儒家文化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2 研究的基本思路
    2.3 研究内容和假设
    2.4 研究意义
    2.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3章 实证研究
    3.1 研究一积极人格量表的编制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和程序
        3.1.3 结果和分析
    3.2 研究二研究生积极人格的现状调査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2.4 讨论
    3.3 研究三积极人格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3.4 讨论
    3.4 总讨论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774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74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